大金国女真鱼龙变化镜
作者女真圣祖
1995年阿城出土菱形鱼龙变化镜,直径15.5厘米,重400克,镜缘有“泰州宫”刻款和女真文押记,镜主体纹饰为一寸展翅款区之鱼龙,龙首鱼身,呈反C字形绕枢盈曲,龙头刻丰张口,双目如珠,眉额突显,似鹿角上翘,鬃毛飘逸,颚下鬃毛飘摆;鱼莆身躯较为宽肥,鳞片规整,於胸部分左右凤,作展翅区舞状;胸下部有一排鳍毛,突出两湾卷状小殿鳍,鱼尾由五绺长短不一的尾鳍组成,蜿蜒飘荡,好似一束火焰,鱼龙身躯周围为波浪水纹。整幅雕铸构思奇巧绝妙、极强的立体画面和鲜活动腻,精灵秀雅、雕俗超凡、玄秘传奇。这是一种集龙头、鱼身、鹿角、凤翼、麒麟尾一身的神图。
该类镜在金代较为常见,主图案是一龙头鹿角鱼鳞身、凤翼、麒麟尾神物图饰。亦有称“龙驹凤雏”摩羯镜。
其外造型有葵花、菱花、圆形、桃形、带柄形镜。其主图案是龙首鱼身绕珠(纽)盘曲,头上扬口半张,目如珠眉颜凸显,头顶上翘三叉鹿角,鬃毛飘逸,鱼身网状鳞片至尾,一对凤翼互生於鱼身前胸部,作展翅飞舞关,鱼下身侧有鳍,五绺鳍的麒麟尾随身飘舞。主图下海水纹饰。整体画面鲜活,立体,动感。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精灵秀雅,玄秘传奇,铸造构图工艺绝妙,完整,多层艺法,刻画即简洁明了,又细腻精致。
亦称鱼龙变化镜或鱼化龙镜。主题纹饰为两条龙首鱼身的怪鱼,绕钮盘屈,首尾相逐。一般者是龙首对钮,作张口吞珠状,龙首的刻画极为细致,鱼的前鳍已变化成双翅,羽翎梳理,丰满奇异而身躯却是标准的鱼身,鳞鳍分明,细密有序,尾鳍两分外翻,似鱼正摆尾。
古代关于鱼龙变化的传说很多,至南北朝时,又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使化为龙······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唐王朝时期,鱼龙变化的传说更为流行,在其诗词文赋中常见有鱼龙的譬喻或故事。如李白《赠崔侍御》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唐时发展科举制度,考场的正门亦被称为“龙门”,一介寒儒一朝考取,便可平步青云,正如鱼跳过龙门便为龙一般。宋镜上的鱼龙纹,线条纤秀流畅,造型生动逼真,刻划细腻繁缛,正如同宋代的缠枝花草镜的风格,不仅寓意了世人的祈盼,而且从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