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口述 | 我从烧饼开始认识世界
我曾经计划做一个纪录片,叫《一只烧饼的旅行》,因为我觉得,一只烧饼可以带领我们去认知全世界。
这是个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的食物。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小时候的烧饼是什么样子呢?它大概有十公分宽,有二十公分长,是一个长条形的面饼,烤得非常焦。
再放眼到全中国的烧饼,你看新疆的馕有多大?我吃过最大的馕直径有一米;到了甘肃、宁夏,烧饼就变得小了一点;到了山东,这种烧饼就变得特别薄,甚至还有那种特别脆的烧饼;再到了江苏,几乎就只有黄桥烧饼这么一点点大,而且它的制作特别的繁复。
起酥烧饼
还记得汪曾祺先生曾经写过他老家的“草炉烧饼”。张爱玲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解开了童年时代心中的困惑,终于知道“炒炉饼”是哪一种烧饼。而我看到之后,也才知道,其实我当年在新疆拍片,胡杨林里维吾尔族大爷也是用这种工艺在做烤饼。
它真是充满了某种神秘的关联。
地理和人文确定了食物的样貌。相反,从食物的样貌也可以推断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社会生活发展水平,以及当地人的性格特征。
石头馍也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烧饼
所以我特别好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这些变化是什么时候实现的?是在那个空间节点上实现的?有什么样的必然性或者是偶然性?里面肯定充满了无数的故事。
小时候,如果问大人毛主席吃什么,他会说:“烧饼夹油条。”这可能是那个时代对于美食最极致的一种想象了。我们家的烧饼恰恰有这么大,如果把油条折断了夹在烧饼里,刚好合适。
烧饼的酥脆层结构非常适合夹东西
这种烧饼在我的老家还有一个名字,叫“缸帖子”。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烤烧饼的炉膛,是用水缸倒过来做成的,下面生火,上面散热。
烤烧饼的人把醒好的发面和上动物油脂、葱花和盐,然后擀成面饼,撒上芝麻,用手托着,贴在水缸的壁上。水缸壁导热非常快,所以这种烧饼的底部又脆又酥。
爱吃主食的你估计已经发现了,它和新疆烤馕的工艺是非常类似的,也许它就是烤馕的一个变种吧。
1972年,新疆阿斯塔纳古墓里发现的唐朝的馕,就是在馕坑中烧制的,而且用小麦粉制作,中间有花纹,和今天新疆人吃的馕已经一模一样了。
自秦汉起,小麦开始在中国的北方种植。当时把面粉制作的食物都称作“饼”,比如说面条叫“汤饼”,馒头叫“炊饼”或者是“蒸饼”,而这种烤制的面食,大家就把它称为“胡饼”。
到了魏晋时代面粉的食用更加普遍。大家都知道“东床快婿”的故事。王羲之当时参加女婿的挑选,他躺在床上露着肚皮吃胡饼。这可能是中国文字里关于名人吃烧饼最早的记述。
到了唐代,胡饼成了当时首都长安最流行的食物。白居易被贬为忠州刺史后,曾经亲手烙了胡饼赠送给相邻的万州刺史,而且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里面有“面脆油香新出炉”这样的文字。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当时的烧饼制作工艺和今天已经一模一样了;第二,当时辣椒还没有进入中国,四川还没有火锅和麻辣烫,以及串串香。
我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三十年,渐渐习惯了北京的芝麻酱烧饼。但是一回老家,我肯定要买一张老家的那种烧饼,也就是我开头说的那种“缸帖子”。我尤其怀念童年时代,爸爸让我去买烧饼的情形,一摞烧饼抱回来,手和心都是暖暖的。
作者:陈晓卿
你们家乡有啥特别的烧饼么?!馋馋我们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