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舒红兵第一而北大饶毅落选:永不再选
众所周知,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而院士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顶尖人物和最高学术权威,是荣誉终身职务!所以能够荣获院士称号,就是拥有了无上的光荣!但是想评上院士,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月3日,网传北大教授,如今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致信武大副校长舒红兵,在这封信中,饶毅提到了在中科院武汉病毒所问题,也就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确定“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冠病毒”的问题。饶毅在信中称舒红兵的妻子王延轶专业不符、水平比较差、年资太低,不适合领导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为了避免耽误中国科学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王延轶提出辞职,不再担任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所长!饶毅何许人物,居然会写如此一封辛辣的信给舒红兵?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是那些了解饶毅的人,觉得他写出这样一封信也不足为奇!
回顾在2011年在中科院院士增选中,饶毅在第一轮中就落选,从流传出来的排名看,饶毅排名相当靠后,而施一公也是勉强进入第一轮末尾,但是遗憾的是施一公虽然进入第二轮,但是当年也无缘中国院士!但是有另一个人物就是当今武汉大学的副校长舒红兵排在基础生物组第一,而且其在2011年也评上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年,这个消息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很多人为饶毅抱不平!其中,认为“饶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其学术水平不仅远在同领域的第二轮候选人之上,也高于部分院士”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这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对饶毅的评价。饶毅教授,这位和施一公同样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响当当”的科学大家,应该评上中国科学院士,却是落选了,太令人诧异!
其实,当年饶毅在评选结果出来的前三个月也就是2011年8月17日,他已经猜到自己不会评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是他在博客中称在8月17日以后将不再成为院士候选人。
那么作为呼声如此之高的人,为何会落选呢?有人称,绝对不可能是学术上的原因,特别是生命科学界!而饶毅当时回应称,落选有可能是因为他多说话,但不是绝对的因素。多说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饶毅经常在媒体上曝一些科学界的内幕,当中包括对科学界浮躁、学术不端、中国科研基金的分配体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等问题,并且由此在中国科学界引起诸多争议。饶毅说,国内很多人对科学无兴趣,只是希望做科研而获得院士。
其实,与饶毅一样呼声很高却落选的人物不少。例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每一年的新增院士中都落选,屠呦呦始终是一个无博士学位、无院士称号、无海外留学经历的“三无”科学家。还有我们熟知的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三次落选院士评选,最终在第四次评选中成功入选。那么就奇怪了,为何如此呢?有网友称,院士增选里的水深着呢!其实,院士增选中的潜规则已不是什么秘密。除了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实力之外,还需要有实力的行政职务和大力度的公关,三者相结合才是已经成为进军院士的有效途径。饶毅曾说过,做好研究不如搞好关系!饶毅和施一公撰写的《中国的科研文化》在2010年9月3日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就提到了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要申请研究经费,要获得重大项目,那么你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的科学家搞好关系!所以有些人花去搞研究的时间都比不上花去拉关系的时间!
饶毅的好朋友施一公曾说:“我相信我完全理解饶毅回国的赤子情怀,也理解饶毅的行事风格。我常常庆幸自己在一街之隔的北大有饶毅这样一位好朋友。”饶毅在落选中科院院士后表示永不再选,饶毅还说,应该让年轻的学生看到,不做院士,科研还可以做得更好!他做到了!饶毅是一名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而他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作为一名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作一名为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敢作敢当,敢两真话,敢揭露不是。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