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的哈密王
我的朋友、北京旗人@宁静致远昨天去新疆 哈密王景区游览,发来一些照片和视频,所以我借此就谈一下哈密王的历史。
哈密王的正式官衔是哈密札萨克 和硕亲王,也就大清和硕亲王。是清朝最高等级的王爵。
但从时间顺序看,册封虽时间变化而不同,开始是封汗,这更多是朝贡体系产物,并非真正纳入管辖的封爵。1727年开始,按清朝爵位体系册封,并逐步增加级别,开始 辅国公,其后贝子、贝勒、郡王,其后1853年,赐亲王衔,自同治六年(1867年)追封和硕亲王,以后才被认定是和硕亲王。
现在网络解释是民间俗称哈密回王,是清朝哈密地区维吾尔贵族。但从早期看,他们是蒙古人,据《哈密王族家谱》记载,哈密王的开创者是木罕买提夏和加,他是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察合台汗国第一位信奉 伊斯兰教的蒙古大汗秃黑鲁帖木儿的第七世孙。
开创者木罕买提夏和加,就是维吾尔的名字,具有伊斯兰教特点,因为名字后的和加,也翻译为和卓。对就是教科书中说的大小和卓的和卓,意思是圣裔。他到哈密当王,就是有伊斯兰教的君权神授,说是伊斯兰最高组织派了圣裔,推翻了蒙古人原在哈密的统治,建立起自己的政教合一的政体。关于圣裔,伊斯兰教有两种说法:一是指 穆罕默德的后裔,一是指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三位哈里发的后裔。所以这位哈密王的开创者,虽真实身份是蒙古大汗后裔,但他却是以伊斯兰圣裔名义入主哈密,所以把他说成维吾尔贵族不为过,他们的后代也是报维吾尔族。
如果了解新疆地理就知道,是一些沙漠阻隔了一块块的绿洲,所以每个绿洲就是相对独立的政体,哈密王自从建立统治,也经历几次变迁,最初隶属于 叶尔羌汗国(具体可以参考满族文化网于8月29日发的文章《与后金国同时存在的叶尔羌汗国,促成一个现代民族的形成》), 准噶尔汗国灭叶尔羌汗国后,隶属于准噶尔汗国。大清帝国灭准噶尔汗国,才正式隶属于大清帝国。
哈密王府位于哈密市回城乡西郊阿勒屯村,维吾尔语地名全称是阿勒同勒克,阿勒和满语爱新应该同源,都是金子的意思,地名就是黄金之地的意思。
新疆,是晚清建省时候用的地名,之前一直称回疆。也就是清朝当时把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通称为回,这块地方就被叫回疆。实际上,这里最多的民族是维吾尔民族,我们介绍过,维吾尔保存了很多麻扎,就是名人的墓地,维吾尔地区没有盗墓,所以很多历史人物的墓地都保存完好。但具体王宫,则被战争摧毁。比如满族文化网发的文章《叶尔羌汗国的皇宫和汗陵》,叶尔羌的汗陵保存完好,但那皇宫则是后修的。具体今天咱们说哈密王,现在旅游景区也是哈密王府和王陵放一起介绍,王陵是一直保存的文物,但说到王府,在1931年,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辉煌建筑毁于战火,被夷为平地。现在的王府也是为发展旅游后修的。
这是哈密王的王府正门,完全是按照大清亲王的王府规制建立。
按现在介绍,哈密王是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额贝都拉受封起,至民国19年(1930年)末代回王沙木胡索特逝世止,共传9世,长达233年。把哈密王说成自始至终都是清朝封的下属。
早期的哈密王都是身穿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
后面的哈密王画像,则穿的是大清满洲式的官服。
现在王府内介绍,都是以历代哈密王参加清军的多次平叛为主要内容,突出大一统主题。
王府内介绍了哈密回王二世智擒噶尔丹之子、哈密回王七世勇战叛军等。
哈密王传承:
一世:额贝都拉1697-1709年
二世:郭帕1709-1711年
三世:额敏1711年-1740年
四世:玉素甫 1740-1766年
五世:萨克1766-1780年
六世:额尔德锡尔1780-1813年
七世:伯锡尔1813-1866年
八世:迈哈默特1867-1882年
九世:沙莫胡索特1882-1930年
看有媒体报道,哈密王的一位后裔叫玉素普,是泥瓦匠,他的奶奶是最后一代哈密回王沙莫胡索特的女儿。朝代变革,昔日王爵后裔,已经没有往日的光环。
从大清国的角度看,历代哈密王都是支持大清国的,从康熙、乾隆时候发生的清准战争,哈密王都是站在大清国,以后还参加历史平叛活动。类似蒙古的科尔沁部。
我也问了一下维吾尔族朋友,他们认为,历代哈密王,单就是对维吾尔历史文文化角度来看,真没有什么贡献。
通过有关展览和文章介绍看,只有几代的哈密王在维护大一统的大清疆域留下一笔。但大多数哈密回王,确实只是依照站对了队伍,享受王爵待遇,而没有做出历史贡献。而另一方面,一些近代农民起义就是反抗哈密王统治,这也说明哈密王对当地民族统治上,无贤明可言。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