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10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
展品以体现建筑
尽管不是一个以展品等级取胜的展览,但该展还是呈现了不少亮眼的文物。例如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和五供,铜质符板上刻镇宅灵符来守护宫室,前置香炉、蜡台、灵芝五供。在首次养心殿大修时发现,它们当时被放置在养心殿明间梁架内藻井的正上方。事实上,整座紫禁城也只有三座安放符板的建筑,分别是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
图为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及五供。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首次现身的符望阁漆纱是一种特殊织物。这件漆纱原先镶嵌在宁寿宫花园符望阁一层的栏杆罩上,正反面皆有相同图案装饰,又能完全透光,精美异常。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制作工艺久已失传。
图为观众参观首次展出的符望阁南间描金银漆纱(制作于1773年)。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符望阁所在的宁寿宫花园是乾隆为自己“退休”后打造的专属宫殿群,里面一砖一瓦都代表了乾隆时期的工艺巅峰水平,其规制几为一个微缩的紫禁城。
1773年,南方匠人们织造好十余片漆纱,千里迢迢送入故宫,成为符望阁里“纱窗”。作为纱窗,漆纱既要保证透气透光,还要保证坚韧耐用。经过现代科技手段探测,符望阁的漆纱是由纱芯层、纸样层、贴金层、打底层、晕染层和勾线层六层组成。“展出的漆纱就是其中一片。这是它在二百多年来首度与公众见面。”古建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张杰说,因其脆弱的表面状况,以后也很难有机会再公开展出了。
而萌趣的一幕出现在太和殿脊兽的聚会上。“虽然各个脊兽都展出过,但这还是太和殿的脊兽首次一起展出”,张杰说。
图为观众参观故宫太和殿上的脊兽,这一组脊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的原件。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在紫禁城古建筑屋顶上,脊兽的数量和位置都有一定之规,绝对不能逾矩。太和殿作为规制最高的建筑物,其屋顶脊兽数量最多达十个,且数量为双数,在紫禁城所有古建中仅此一例。这十件康熙年间的琉璃瓦脊兽,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行什仅太和殿独有。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在展的明代《徐显卿宦迹图册·皇极侍班》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中可以见到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及其附属建筑的格局。古建部副主任狄雅静坦言,清代的太和殿区域大小可能只有明代的不到70%,这张图中的皇极殿和附属建筑,目前也无法考证是否一定精准,对研究者而言可以作为参考。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明世宗实录》记载:“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阔约95.1米,进深约47.55米。嘉靖三十六年,奉天殿再次遭焚,于是缩小体量重建,以致殿台比例失调,嘉靖重建后改名为“皇极殿”。到清代,清世祖改皇极殿为“太和殿”。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拆除大殿两侧斜廊,改为防火墙,其规模与嘉靖重修时相同,横宽63.96米,纵深37.2米,高35.05米。由此可以遥想明代太和殿之雄伟。
展览用史料钩沉
从明代1420年营建至今,紫禁城建筑继承唐宋规制,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
图为观众参观展览。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展板呈现了明代天启七年的紫禁城图,也在午门展厅以沙盘形式还原了清代紫禁城模型。明代的琉璃瓦当、滴漏和蹲兽残片,和清代的脊兽、窗棂和金瓯永固杯,提示观众这是一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城。
图为游客参观金嵌珠石金瓯永固杯。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照片里,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匆离宫前吃剩的;一同呈现在展板上的史料还有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执行《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我们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材料,用鲜活的第一手亲身经历作为文献的补充。比如展示溥仪出宫这件事时,用到了三个人对事件的回忆,给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资料图:末代皇帝溥仪幼年照片。贾英华供图整个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分别对应明代、清代、现当代三段历史,同时以18个历史节点介绍紫禁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观众从西至东,漫步256米,可以领略紫禁城的“时”“空”。张杰透露,事实上这个展只是个“序言”,整座紫禁城才是个巨大的“展厅”,观众还可以在里面找到9处“地标”建筑完成打卡,边走边看,领略这座城独特的魅力。
图为观众参观"明黄色缎绣藤萝纹夹衬衣(清光绪)"。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西雁翅楼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通过“1406年•永乐营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钦安殿奉道”3个历史节点,讲述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
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通过“1655年•改建坤宁宫”“1695年•重建太和殿”“1723年•入主养心殿”“1738年•改乾西五所”“1776年•建成宁寿宫”“1859年•连通长春宫”“1902年•重建武英殿”“1909年•探秘灵沼轩”8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为满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基础上重修或重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图为观众参观"朱瞻基行乐图卷(明宣德)"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东雁翅楼展厅主题为“生生不息”,通过“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瑰宝列世遗”“2002年•大修百年计”7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实物展品,呈现了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发展过程。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紫禁城的建成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希望通过这一展览,观众能更深入全面了解曾经的紫禁城。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记者:应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