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出现前,日本人都去哪里购物?
便利店悄然遍布于日本的每个角落,它俨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生活的庇护所。
你是否有想过,在便利店出现前,日本人都去哪里购物呢?
01 驮果子屋
在江户时代,用昂贵的白糖做成的点心被称为「上果子」,与之相对,用杂粮、饴糖等做成的点心则被称为「驮果子」。
随着日本的工业化发展,出售这种「驮果子」的店越来越多,店里商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口香糖、颗粒糖果、鱿鱼干、麦芽糖,这些都成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产品。
驮果子屋与店主的起居室往往只有一墙之隔,店里的商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又便宜,很多商品还可以抽奖,有着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在放学后,这里往往会成为孩子们的聚集地,而驮果子屋也依着孩子们的作息,从天亮开到天黑。
随着食品大厂商与便利店的增多,驮果子屋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偶然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驮果子屋,看到门口摆满的零食和玩具,它们是否会让你想起你的童年时光?
02 万屋
万屋中的「万」代表「什么东西都有」,「万屋」则是售卖各种小商品的店铺的总称。
在较为偏僻的乡下,因为人口密度低,所以并没有专门出售食品或者日用品的店铺。在这样的环境中,万屋就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万屋面积虽小,但却「五脏俱全」,从生鲜、食品到杂货、文具,你需要的,都能在这里找到,甚至还有一些店开设了代邮寄等服务,所以在日本,万屋也被看作是便利店的前身。
随着便利店不断在日本铺开,并从城市延伸到城市郊区与乡下,逐渐替代了万屋,还有很多便利店是在原来万屋的基础上直接改建成的。
03 十钱商店
1926 年,百货店高岛屋在大阪的长堀店设置了「件件十元」的卖场,收到了消费者极佳的反馈。
以此为契机,1930 年,高岛屋在难波南海店开设了十钱商店,此后又接连在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开设了多家独立店铺。十钱商店在消费者中广受欢迎,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在 1940 年成为拥有 100 多家店的连锁品牌。
十钱商店被看作是百元店的前身。1985 年,爱知县开设了日本第一家正式的百元店,店名就叫「百元店」。
其后,随着大创等连锁百元店品牌的兴起,百元店逐渐在日本普及。在日本经济萧条时期,百元店数量迅速增加,一些便利店品牌还将百元店与便利店两种形式相结合,吸引了更为广泛的顾客群体。
04 超市
日本第一家超市的出现并没有比便利店早太多。1953年,日本第一家超市「纪伊国屋」在东京开业,其后,大荣、伊藤堂、西友这几家超市也相继在日本出现。
超市开放式的货架、多种多样的商品吸引了人们前往购物,当时日本繁荣的经济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超市的普及。
便利店被引进日本前夕,正是超市在日本大为流行的时候,所以也有很多人对便利店的形式提出质疑,但最后,便利店却在日本市场大获成功,填补了超市之外的市场空白,日本的零售业由此走向超市与便利店共存的状态。
05 百货商店
与便利店一样,百货商店这种形式最初也出现在美国。
1905年,出售日本传统服装的三越吴服店在一楼增加了大量与服饰相关的商品,并宣称会将此后的经营方针往美国的百货商店靠拢,这被看作是日本百货商店的开端。
明码标价、现金交易、从顾客需求出发、按需销售,这四点创新使百货商店获得了极大成功。
最初的百货商店从豪华的装修到精致的商品,给消费者的印象更多的是一种「高级感」。虽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因为便利店与大型超市对市场的挤占,日本百货店的数量大幅减少,但百货商店仍然在日本消费文化当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06 车站售贩亭
1932 年,上野站、东京站里出现了 10 个车站售贩亭,主要代销报纸、杂志,同时也出售零食、香烟、食品等。这 10 个店铺均由公益团体直营,最初的目的是为铁道事故中殉职的职员的家属提供工作岗位。
为了给顾客一个统一的印象,1973年,这些车站售贩亭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KIOSK。KIOSK 在英语中是小亭子的意思,在日语中意为「干净、便宜」。
近年来,KIOSK 的收益大不如前,中小车站内的 KIOSK 纷纷撤出,大型车站内,KIOSK 则从多家减为一家。很多 KIOSK 将店铺完全改为便利店的模式,还有一些 KIOSK 则索性与便利店品牌达成协议,将 KIOSK 冠以便利店品牌。
07 米谷店
米谷店是以售卖大米等粮食为主的店铺,也被人们称为米屋。因为与农业息息相关,所以从前的米谷店也会出售农具、肥料等农业相关物品,另外,灯油、邮票等也能在这里买到。
到了年末,店里还会出售由自家的米制作而成的赁饼、镜饼等。
现在,城市里的米谷店也并不少见,很多老牌的米谷店演变为连锁品牌,装修精致的店铺出现在繁华的闹市区,为顾客提供不同种类的大米。
以「有机、安心」为主打,加上精美的包装与创新的概念,米谷店又逐渐吸引了新的顾客群体。
08 八百屋
八百屋其实就是果蔬店,八百屋的店主会从各个市场、批发商购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再以零售的方式出售给消费者。同时,还有很多店主会以自家出售的蔬菜为原料,制作腌制菜品放在店里售卖。
街坊邻里在这里购买每日所需的水果与蔬菜,有时也会与店主唠唠家常,这样的场景中,弥漫的是浓浓的人情味。
大型超市与便利店的普及极大地挤压了八百屋的生存空间,特别是生鲜便利店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将八百屋推向倒闭与转型。
现今八百屋与从前相比已经减少了许多,由八百屋转型成的便利店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