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老北京风筝
作者LT
要说清朝那会儿北京就有龙风筝了,这话一点儿都不框外,因为下面这条龙就是皇上玩儿过的。不像现在似的愣拿蜈蚣当成龙,龙得有鳞有爪,光有个龙头不行,身上长毛儿的更不成。
下面这张照片是后门桥火神庙金爷的风筝摊儿,瞧中间布棚子底下的这个“黑锅底”,这就是咱北京风筝的代表作。
一直没找到金爷的照片,这个沙燕和上面的那个挺像,按图索骥要是没人反对,兹当这位就是年轻的金爷了。万一哪天有人来认祖归宗,说是他们家的祖师爷,到时候我再还给您,别急眼就成。
虽然题目是老北京风筝,可是写完了自己也觉得有点二乎?因为明摆着有不少照片不是北京的,只能说以北京的为主。风筝到底能老到什么程度…也真是说不好,也许是清朝那会儿,也许是宋朝那会儿,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只能说也许…可能…大概…没准儿…差不多……这么说准没错儿。
下面这张相片让我想起了曹雪芹的祖籍,有的说在辽宁铁岭,有的说是在辽阳,总之没出了东北,也就是说这些风筝是名副其实的北鸢,说明至少在民国期间,硬翅风筝不是北京独有的。如果非要较真儿,说这些风筝是从北京传过去的,那怎么就不能逆向思维呢?既然说是曹雪芹发明的沙燕风筝,那就应该承认曹雪芹的祖籍在东北,保不齐沙燕的根就在东北,只能说到了后期北京的沙燕风筝有了较大的发展。
不认识相片上的洋字码,好像是个杂货铺,可是认识橱窗里的这些蝴蝶风筝,估计也是哈尔滨那边的,这买卖挺有气派,不知道东家是不是洋人,也喜欢中国的风筝。沙燕风筝要是会张嘴,准得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和风筝…啊啊!”
下面……以后说的都是下面,不再重复了。瞧下面这两挂大车像北京的,这螃蟹也像,可是旁边这个蝙蝠……也许不是蝙蝠,甭管是什么,有点南方风味。
这些沙燕肯定是北京的,注意看最上面的那两个黑圈,现在称其为筒形风筝,虽然简单了点儿,可是它确实代表了风筝的一个种类。
这些风筝就高级多了,瞧那线条,瞧那颜色,已经向现代靠近了一大步,而且造型细腻,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做风筝的人受过高人指点,看着就那么柔和舒服。可是记得这张照片的说明上写着:民国,山西太原,街头卖风筝的。这事真有点儿蹊跷,怎么北京的沙燕风筝满世界跑?
这张相片上写着“民国31年市民放风筝”,到底是哪的市民没说?估计是南京的,要说北京的也无不可,还穿着毛线背心呢,挺时髦的。
有一本叫《北支》的日本摄影杂志,1940年照了不少北平沦陷时期的照片,其中也有不少老北京的风筝,后面的这几件就是杂志上的风筝照片。
齐天大圣的脸黢黑,像是刚从八卦炉里逃出来的,金箍棒好像一把腰刀别在身后。右面一只眼,左边一个桃,缅裆裤子带丝绦。
哪吒手拿三股叉,右面飘带以为对称,梳着抓阄,蹬着皂靴,英姿飒爽,倒像个白面书生。
相比较上面那个,这件风筝就有点写实的风格了。
“飞虎”有点粗制滥造,尾巴由脖子甩过来落在胸前,多少有点违反常理,下面那两个螺丝圈不知道代表什么?有点照虎画猫的意思。忽然想起来了,那不是尾巴,应该是嘴里叼着一条蛇?下身立在中间的那一条白色应该是尾巴……也不像……有点雄起的意味,那到底是什么?你懂的!
这位毛三爷还是爷三毛?真是做的挺有意思,确实只有三撮毛儿,会不会是三毛流浪记里三毛的原型?
这只丹凤估计是写错了,看着像疣鼻天鹅。只是羽毛的表现手法有点近乎抽象,抽象到有点不知所以然了。
这条鱼到现在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好像金鱼就应该是这样。
金鱼是那个年代的大宗商品,因为日子过得紧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谁都希望连年有余。现在做金鱼的少了,玩儿鹰的倒是多了,是否意味着应该节约了?
金鱼是金鱼,鲶鱼是鲶鱼,区别不止在尾巴上。这条金鱼可以和上面的那条进行比较,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只是尾巴略有不同。
委员长哭了,哭的挺可怜……谁让你不像傅作义先生那样,把心眼儿放的活分一点儿呢?日本人也真会拿蒋先生调侃。
硬翅风筝常常表现戏剧人物,这张照片上有多少出戏?这些应该算风筝中的精品了,尤其是下面的那个沙燕,做工精细。
《北平风筝谱》是近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风筝著作,他记录了大部分老北京的风筝,对于我们研究风筝的演化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国时期的沙燕,看上去都是愣头愣脑的,不如现在的圆润,细节决定了年代特征。
这个蜻蜓的印象非常深刻,早已经不是民国的样式了。在中华电影院的南墙外面就有这样一个风筝摊儿,这样一只蜻蜓卖四毛钱,真正高丽纸做的,只是这个摊儿摆的时间不长,也就是几个月的光景,以后就再也看不见了,难得留下这张照片。
清华池外面的风筝摊儿,左边是澡堂右面是颜料庄,地方选的真是不错。这只大鹰很有气势,独具匠心,可惜只照了一半儿。这种大玻璃罩子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尤其是卖吃食,因为北京的风沙大,没有这种设备,商品一会儿就得变成黄颜色。
褚民谊是汉奸,让蒋先生给毙了,可是对放风筝却情有独钟,这是南京的一场风筝会,注意看他的手上,拿的不是那个年代应该用的线桄子,而是一把手摇轮儿,比现在的手摇轮早了将近100年。
褚民谊也在北京办过几次风筝比赛,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龙头蜈蚣,还有飞机,也有软翅,硬翅,和拍子。
清代画家吴友如画的风筝图,小童用线板儿放风筝。从上下两张图里就能看出来,过去放风筝是不拘泥于使用什么绕线工具的。
三块瓦的棉帽子,再加上棉长袍子,差不多就是这个季节,站在北京的城墙上,任凭鸢飞燕舞,沐浴着十里春风,清平世界,明朗乾坤,新的一年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