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内的那乃人
那乃人初探
作者:孟馨
赫哲与那乃人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他们创造了独特的社会组织,北方大河流域的捕鱼文化皆与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关联。赫哲族历史悠久,从传说时代起,其先民肃慎、靺鞨和女真就生息在黑龙江流域,在明末清初形成了赫哲族群体。
那乃与自然环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环境是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乃人是一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那乃人的经济属于索取型的自然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那乃人懂得森林、池塘、河流湖泊的重要性。
首先,来介绍一下那乃人的生活环境。黑龙江在历史上是一条内河,但是历经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黑龙江成为了一条历经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中国的国际河。俄罗斯境内的称为“阿穆尔河”。阿穆尔河下游及其支流阿姆贡河等冲积而成的阿穆尔河下游平原,是俄罗斯那乃人主要居住的地方。这里土地辽阔,土壤肥沃,堪与中国最肥沃的黑土相媲美。并且森林资源丰富,山上多云衫和银松,以针叶林为主,掺有针阔混交林。从气候上来看,阿穆尔河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相对明显。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潮湿。因此,多冻土。不过该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阿穆尔河(黑龙江)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鱼种最多的河流之一。总结来说,该区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口稀少,江河、森林、草原混合的生态环境。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但水热条件较差,不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其次,来谈那乃人狩猎、捕鱼等传统的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自然环境,让那乃人形成了渔猎的生产方式。但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的落后,那乃人对渔猎有着宗教般的崇敬。认为猎物和渔产品都是神的恩赐。因为他们的渔猎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需要一定的所谓的“机遇”,正式这一捉乎不定的“机遇”,形成了那乃人“猎物和渔产品是神的恩赐”的传统观念。在这一传统观念的支配下,那乃人会认为没有举行过祭祀神灵的仪式是不能去狩猎的。那乃人在出发狩猎前都要想家主神其道,恳请他帮助狩猎成功。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那乃人同时认为万物是有灵的。因此,那乃人相信任何野兽和鱼类都是有灵魂的,在其死后都可以转生,因此为了保证狩猎和捕鱼的成功,必须对猎物施以某种特定的法术。并且那乃人认为捕获的猎物是不能被虐待的。这些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域中形成的那乃人渔猎文明。这些渔猎资源是那乃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称其的生产、生活实践是那乃人懂得浪费渔猎资源将威胁他们的生存,因而在那乃人中流传着一些教育人们不可浪费渔猎资源的传说和和故事,并形成了只渔猎他们日常生活所必须数量的鱼类和野兽,绝不无谓的浪费渔猎资源的习惯和传统观念。
那乃人的民族游戏
因为一切游戏都毫无例外的与日常实际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和狩猎、采集等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这里的游戏被称为民族游戏。民族游戏以其本身所体现出的特色、性质来反映生产劳动的全过程,并且大部分游戏都是对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而且都是严格按照规则、传统和习俗进行的。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那乃人的集中民族游戏,从中来对那乃人的生活状况有更深刻的了解。
巴卡巧里(玩冰球),这是在阿姆河天寒地冻,长期冰封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麦尔盖凯(传说中的英雄)这也是和恶劣的天气息息相关的,就是乘雪橇从山坡上滑下来,但是并不是一口气下来的,要在下滑的过程中停住三次,都能停住的才是“麦尔盖凯”,如果都没停住,那就说他的灵魂留在摔倒的地方了。这是那乃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体现出的无畏的勇敢精神,敢于搏斗,历练性格和意志的游戏。还有哈希格鲍安(竞速运动员)和埃何埃(抛物游戏),这些游戏看似简单,实在重在锻炼一个人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在这样的民族游戏中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在阿穆尔河寒冷的土地上获得一席之地。
那乃风俗习惯的变迁
那乃人的教育卫生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和初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充分体现了中苏两国政府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十月革命前,在那乃人和乌尔奇人分布的地区,只有8所学校,这些学校设备简陋,并且教育水平低下,大多数人不愿把孩子送过去,入学的主要是孤儿和贫民的孩子。这样教育结果是,绝大多数的那乃人仍然是文盲。苏联是世界上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所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小民族开办学校。自此,那乃人的耳洞掌握俄语,接受现代文明。在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前苏联还在成年居民中开展了扫盲运动,并且注重培养少数民族教师,而且一个重大的时间是创制那乃人的文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与此同时,那乃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缓慢的变化,开始了俄罗斯化。从住宅上看,那乃人由传统的帐篷和半地窖式的房屋变成了设备完善的而罗斯式房屋。从服装来看,工厂生产的西装和连衣裙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在那乃人的刺绣艺术中,出现了交叉刺绣技术和与俄罗斯民间图案相近的花纹。在饮食方面,那乃人主要食物仍然是鱼,但蔬菜等其他产品的比重增加。现在烤面包各种蔬菜、乳制品、蜂蜜、蛋、熏肉和水果等都成了那乃人的日常所用。从生活习俗上看,那乃人原来是实行氏族外婚,严格禁止同族的男女结婚。现在那乃人的婚姻是建立在青年人互相爱慕的基础上,父母在婚姻中的作用很小。并且氏族大家庭完全分化成了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多妻、抢亲、要彩礼的旧习俗已经绝迹了。
综上所述,那乃人是与赫哲族一脉的两个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两个民族都有着很好的发展,而那乃人更是在新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在依山傍水的阿穆尔河上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将当代的文明引入其中,有着中国人血统的那乃人,定将在未来有着更加灿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舒巍:那乃区那乃文字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3年第4期
2. 张嘉宾:那乃人狩猎、捕鱼和保护自然资源的传统观念【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2期
3. 高明才 李东:关于黑龙江与俄罗斯经贸合作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2期
4.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J】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