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回鹘文碑
酒泉博物馆内,收藏着两块回鹘文石碑。
石碑为花岗岩,解放前镶在酒泉东城门两侧,长236厘米,宽44厘米,厚29厘米,上面刻有竖行文字符号,但没人认识它。直到1943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去敦煌考察途经酒泉时,考古学家向达首次译释其为回鹘文,并提出应予以保护。
1955年,酒泉整修街道,东城门被拆除,两块回鹘文碑被拆下,人们才发现其背面刻有汉文。后经专家辩译,碑上回鹘、汉文两种文字,记述内容相同。碑上的回鹘文字,因暴露在外,风吹雨淋日晒,风化严重,有三分之一的文字剥落殆尽。汉文部分大都完好。
回鹘,是古代的维吾尔民族,回鹘文即是回鹘人创造的文字,这种文字,约从公元八世纪一直沿用到十五世纪。在唐、宋、元、明时期,使用较为盛行。元朝时,回鹘文经过改造和发展,成为蒙古通用文字。酒泉回鹘文碑上的文字,即是元代经蒙古贵族改造发展后的回鹘文。
酒泉回鹘文碑,铭题为“大元肃州路世袭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这两块碑,建造于元代“至元八年岁次辛卯”,即公元1291年。碑文记述,元太祖铁木真率军征西夏时,包围了肃州(今酒泉)城,但久攻不克。住在肃州城内的西夏唐兀氏族大户举立沙,率人偷偷打开了城门,接应元军进城。在帮助元军剿灭西夏军时,举立沙战死。之后,元太祖封举立沙之子阿沙为肃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肃州路达鲁花赤。到元始祖忽必烈时,又准其子孙世袭。至立此碑时,达鲁花赤之职已在举立沙家族中世袭了五代,计12人,时间前后长达90余年。
酒泉回鹘文碑,距今已有710余年历史,它保留了元代官方文字的真迹,为研究元史和回鹘、蒙古文字以及元初地方建制与官吏名称等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研究西夏民族史和酒泉地方史提供了真实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