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读书哥”读的什么书?
“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近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里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在病床上读书的照片给战疫中的人们心中,注入了温暖的力量。这位病床“读书哥”姓付,今年39岁,老家在孝感市汉川,后随父母 在 武 汉 生活。从武大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目前是博士后,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研究方向是高分辨冷冻电镜。“这次回武汉是探望父母,没想到和家人都中招。”经过CT、核酸检测,2月1日确诊新冠肺炎,便一直在隔离。接到通知,他于2月5日晚上作为第一批患者转到江汉方舱医院。他平时就酷爱读书,病床上读的这本书就是在回武汉后的书店购买的。网友认出他读的是理想国译丛M书系之《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随后这本书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该书作者、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还在自己社交账号上转发了这张照片。
以他山之石为镜
理想国译丛M书系书封上都有一个大大的“M”,取自英文 Mirror 的首字母,意涵明了:以他山之石为镜,照认今日之中国。理想国译丛“M”书系,不断引进当代重要的出版物,均为人文社会经典图书。推出这套译丛就是希望大家更了解外面的世界,并通过对外界的了解而促进对自己国家在历史和世界中位置的了解。和当代中国人一起,放眼看世界。“看见世界,看见自己”。这套译丛从2014年至今已出版近40种,福山所著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是引进出版于2014年9月的一本学术作品。
福山曾因“历史终结论”而在全球学术界和读书界知名,是被公认的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在《政治秩序的起源》里,他向读者描述了今日政治机构、现代国家如何形成的画卷。福山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悬念,为什么当今世界呈现出如此多样性的政治形态?这种多样性的起源何在?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将强大的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政府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这三种制度来自何方?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诞生?它们又在何等条件下得到发展?在这本书中,福山不再在当代政治范围内看待秩序问题,他追溯那些已被视作理所当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起源,从而填补历史健忘症所造成的空白,在深入人类悠久的历史绵延过程之中,透彻观察政治秩序得以形成的深层机制。
实现四个重大超越
从全书论述的理论意图上看,福山力图实现四个重大超越:一是借助进化论超越契约论,二是借助社会学超越政治哲学,三是借助中国中心超越西方中心,四是借助现代秩序兴起的多元考察超越辉格史观(即英国是宪政建构的典范)。这样的理论意图,也是前无古人、今罕同道。
福山首先着力分析国家建设导致的政治发展差异。在这一部分,他将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基督教世界的国家等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福山指出,社会组织中家庭和亲戚关系的重要性是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常数之一。这是一个与非人格化国家的成长相互伴随的中国社会结构性因素。以父系社会的规则为轴心的家族制度,源远流长、根柢不变,并由此塑造了古代中国的财产制度、社会关系甚至政治结构。对于印度,福山认为印度在早期国家建设时走上了一条弯路,一度社会的力量太过强大,以至于限制了国家统一权力的成长。中印两国分别呈现的强大国家与弱小社会、强大社会与孱弱国家,构成古代国家建设的瞩目案例。
在对欧洲的分析描述中,福山一方面强调欧洲的政治发展是个例外,这一例外是由于欧洲法治的涌现促成的。另一方面,福山认为法治并不是像经济学家主张的那样,简单地强调产权和合同执行,而是坚信统治者必须依法行事。法律比立法更为重要。普通法成为欧洲主流司法形式就是证明。再一方面,围绕叙任权的斗争,对于教会获得国家般的特征发挥了重大作用。叙任权促使天主教演化为现代化的、等级化的、官僚化的、依法而治的机构,并促使精神领域与世俗领域的明确分离,为现代世俗国家的出场铺平了道路。
经典重温 汲取勇气
纳博科夫说:“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阅读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当你翻开一本旧书,你对其中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熟悉它的情节、熟悉它的结构、熟悉它的味道。但是,正是有了这层熟悉,你才可以摆脱各种进一步思考的障碍,它们已经成为你思考人生最好的材料。所以,人们往往能在反复阅读中,得出全新的启迪。如果你阅读的是一本小说,第一遍的阅读所吸引你的,往往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书中主要人物的言谈举止,这些显在的情节和人物。而在第二次阅读当中,你会在已经熟悉情节和人物的基础上,留意他们言行举止的内在逻辑,进而让自己思考出更深刻的东西。
《编舟记》
作者:三浦紫苑[日]
译者:蒋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辞典《大渡海》,这项工作由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学者松本老师主持,谁知他最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此时编辑部中仅有做事浮躁的西冈正志和临时工佐佐木。荒木和西冈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营业部内不善于和人交往却对词语有着敏锐认知度,并且做事极为认真投入的青年马缔光也。浩瀚的词语海洋,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一艘驶向彼岸的小船。他们甘于寂寞,却也收获着弥足珍贵的幸福……
看这本书,不得不佩服日本当代作家开拓题材的能力。编纂词典,这么枯燥的事情,都被写得很热血,非常有力量。匠人气质的主角,用自己的认真去感染周围或散漫或习惯性自我否定没有自信的人,量变得质变。“辞典,是横渡词汇海洋的船。人们乘坐辞典这艘船,搜集漂浮在漆黑海面上的点点星光。只为了能用最恰当的措辞,准确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给他人。如果没有辞典,我们只能伫立在这片浩瀚的大海前,驻足不前。”“词汇拥有的力量,不是为了带来伤害,而是为了去守护、去传达,为了和他人彼此相连。”
《走出非洲》
作者:凯伦·布里克森[丹麦]
译者:袁田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凯伦·布里克森(1885—1962),丹麦著名女作家。1914年,旅居肯尼亚,经营咖啡农场。1931年农场大火后返回丹麦。后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以笔名“伊萨克·迪内森”出版成名作《哥特故事七则》,后陆续出版《走出非洲》《冬天的故事》《草地绿荫》《埃赫雷加德》等。曾获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走出非洲》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
“就这样站在迅速移动的光影里,向上看着藏青山峦的金边与清晰的天空,你会有一种感觉,仿佛现实中你正在海底游走,随着身边水流的节奏,向上仰望大海的表层。”《走出非洲》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本非洲地理杂志,它较全貌地介绍了非洲平原上的土著、四季、植被、动物、鸟类、风和气味。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非洲大地上景貌的生动传神的描写和所蕴含的哲理,文字优美而隽永。“我在非洲有一座农场,在恩贡山脚下。农场坐落在六千英尺高度以上,赤道在北方一百英里外横贯而过。白天,你觉得自己升得很高,逼近太阳,清晨和晚上则澄澈宁静,深夜清凉。
如散文诗一般的语言竭力展现着非洲那些不为人知的诱人内涵,这片土地的宽广与深邃。这部作品曾于1985年被拍成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夜航西飞》
作者:柏瑞尔·马卡姆[英]
译者:陶立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1936年9月,柏瑞尔·马卡姆驾驶飞机从英国出发,一路向西飞行,最后在加拿大迫降,费时21小时25分。在随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人们注视着脱下飞行帽与墨镜的她,看到了一副极清秀优雅的容貌。由此女飞行员马卡姆成了一个传奇。她也成为第一位单人由东向西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
马卡姆毕生钟爱的两项有趣又传奇的事业——驾驶飞机和训练赛马。1902年出生于英国莱斯特郡的马卡姆,4岁时随父亲到了肯尼亚。她先是跟随父亲训练赛马,18岁便成为非洲首位持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1931年开始,她驾驶小型飞机在东部非洲载运邮件、乘客和补给物品,成为非洲第一位职业女飞行员。在《夜航西飞》中,她写自己训练赛马的过程,独自驾驶单翼双座木螺旋桨飞机,在东部非洲从事职业飞行,和猎队搜寻大象踪迹的往事。其中重点记录了她1936年独自驾机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直抵北美的经过。
马卡姆不是职业作家,她也从未把自己定义成一个职业的作家,集中创作一个文学作品和用文字去表达、宣泄和感受自己全部的人生体验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同样诉诸于笔端,前者主题明晰、技巧纯熟、文笔动人;而后者可能非常笨拙、零散、平淡,却可以是一首唯美动人的诗。而马卡姆,正是运用了一种诗化的语言,她的文笔美得让人难以置信,特别是当人们情不自禁地把这些文字与她的职业联系起来时,这美又成了一种由另一对矛盾交合而成的独特魅力。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