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城南郊的圜丘
图文/帝靑王春
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金世宗采纳大臣意见,遵中国古制建金中都的四郊坛。
《金史.礼志》记载金郊坛制度为:“南郊坛(亦称:圜丘),在丰宜门外,当阙之巳地。圆坛三成,成十二陛,各按辰位。壝墙(矮墙)三匝,四面各三门,斋宫东北,厨库在南,坛、壝皆以赤土圬之。北郊方丘,在通玄門外,當闕之亥地。方壇三成,成為子午卯酉四正陛。方壝三周,四面亦三門。朝日壇曰大明,在施仁門外之東南,當闕之卯地,門壝之制皆同方丘。夕月壇曰夜明,在彰義門外之西北,當闕之酉地,掘地汙之,為壇其中”。
但是,《金史》只记载了金中都四郊坛的方位,却没有记载四郊坛距离金中都城有多少里。我想到一个办法,可以根据元代的郊天台(圜丘、天坛)距离 元大都的里数来推断金代圜丘距离金中都城的里数。因为元代设立圜丘是依据唐、宋、金代的礼仪设立,元大都城建在金中都城东北,因而在建圜丘时参照金中都南郊的圜丘的所在方位、距离最为便利,因此可以参照郊天台距离元大都的里数,来推断金中都的南郊坛(圜丘)距离金中都的里数是靠谱的。
《元史》卷七十二郊祀记载:“至元十二年十二月(公元1276年1月),以受尊号,遣使豫告天地,下太常检讨唐、宋、金旧仪,于国阳丽正门东南(丙位)七里建祭台(圜丘),设昊天上帝、皇帝祗位二,行一献礼,自后国有大典礼,皆即南郊告谢焉”。
《元史》记载圜丘坛壝:“地在丽正门外丙位,凡三百八亩有奇。坛三成,每层高八尺一寸,上成纵横五丈,中成十丈,下成十五丈。四陛贯地子午卯酉四位,陛十有二级。外设二壝,内壝去坛二十五步,外壝去内壝五十四步。壝各四门”。(注:丙位,古代二十四山向之一,即南偏东于子午向在7.5度-22.5度之间的方位)
《析津志辑佚》古迹:“(元)郊天台(圜丘),在京城之南五里,有壝,设郊祀署主之。累朝故事: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冬,上亲祀。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冬至日,上再祀。金大定十一年,拜郊所建。国朝因之,事实备载太常”。 是说郊天台(圜丘)是在元大都城南五里,其前身是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建于金中都东郊的朝日坛,元代在其基础上改建而成。
《南村辍耕录》记载元代一里合240步。《元史.地理志》记载元大都城方六十里。实测元大都城周长约28.6公里,计算得知,一元里合今约477米,一元步合今约1.99米。那么,元代的七里合今约3339米,五里合今约2385米。丽正门的大体位置在今广场旗杆处,在卫星地图上由此位置向东南方向即南偏于子午线15度左右(7.5度-22.5度)测量3339米的距离,落点在今 祈年殿之南,但考虑到元代丽正门外并没有直接向东南去的道路,而所谓的“七里”当是由丽正门南去过“天桥”,然后再东折到达圜丘的道路计算得出的,如按此道路测量3339米(七元里),那么在卫星地图上的落点在今祈年殿的西边。再由东单路口南(元大都南城墙文明门)向南测量2385米(五元里),落点在祈年殿东北侧。在祈年殿东面的北神厨的东边一带存在明代之前的金元时期的几棵柏树。那么,祈年殿一地就应是元代圜丘的位置所在地,这里也是金中都东郊的朝日坛所在地(图1)。
图1
明清北京天坛是有外围墙的,元代的圜丘也有外围墙,上文说元代圜丘周围“凡三百八亩有奇”,只有确定面积才可确定外围墙的范围。
依据在卫星地图上测得的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出元大都城南的圜丘外围墙的四至:北围墙约在今北天门东西一线、东围墙约在今宰牲亭南北一线、南围墙约在今天坛游客中心东西一线、西围墙约在今月季园南北一线(图1)。
金中都东城墙的位置在今魏染胡同西侧南北一线,由此南北一线向东到祈年殿的距离约2900米,金代一里合今约576米【1】,五里合今约2880米。也就是说,金中都东郊的朝日坛距离金中都有五里。
综合上文分析可知,金中都东郊的朝日坛距离金中都有五金里,元大都南郊的郊天台(圜丘)距离元大都有五元里。根据元代延续金代天坛的方位与里数,以及金中都到朝日坛(即元郊天台)的距离为约2880米,折合金代五里,那么可推知,金中都南郊的圜丘当在金中都城南五金里(约2880米)的地方。
根据记载可知,金中都城南郊的圜丘处于金中都宫城的巳位,也就是说南偏东于宫城所处的子午线有22.5度-37.5度之间。
金中都南城墙的位置是已知的,在今菜户营路与莲花河交汇处的北侧东西一线(图2),东边有金中都水关遗址。在卫星地图上以金中都南城墙为基点向南方测量2880米的距离再结合处于金中都宫城东南约25度左右(22.5度-37.5度)之间的角度,测量的落点在今北京丰台区南苑乡大台子村附近。找出1926年的老地图,地图显示在今大台子村有一圆形的直径80多米的土丘(图2),被称为大台子,大台子村就因这个大台子而得名。
“大台子”处于金中都的距离及方位与记载相吻合,再从“大台子”的形状、大小与隋唐长安城郊的圜丘及明清北京天坛相仿,由此判断大台子这就是金中都的圜丘。圜丘也称圆坛、天台、天坛。
在1923年的北京老地图显示在大台子的东北还有一个近方形的边长120多米的土台残迹(图3)。 《金史》有金代皇帝祭天在“祀前一日午后八刻,去坛(圜丘)二百步禁止行人”的记载,金代二百步合今约320米,即是说在皇帝祭祀前一天下午开始以圜丘为中心的直径640米范围内禁止有外人靠近,可知金代天坛之外除了有三道壝墙(矮墙),再往外是没有外围墙的,平时百姓是可以在圆坛壝墙之外走动的。斋宫在圜丘东北,厨库在天坛之南,那么斋宫、厨库等属于天坛的附属建筑,必然也在以圜丘为中心的直径640米范围之内。依据这一分析,1923年老地图中的“大台子”与其东北方“土台”的距离与方位和圜丘与斋宫的距离与方位相合,正处于直径640米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这个“土台”的位置就是斋宫的位置,土台当是斋宫的台基遗迹(图3)。
图2
图3
丰台区的大台子村,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大台子村在2009年被地铁维修站占去。四顷三村与大台子村相邻,在大台子村的东北。
为寻找大台子的准确位置和了解相关情况,我在丰台区南苑乡四顷三村走访时遇见了村民韩金栋,向他打听大台子的情况,韩先生又引介了村民邓先生和刘舒生先生。韩先生是1964年生人,大台子村人;邓先生是1952年生人,1957年搬到大台子村居住;刘先生是1951年生人,1956年搬到大台子村居住。将了解的情况,简述如下:
大台子,呈馒头形,底部直径约90米,高度有15米左右,土台子呈红色(比红砖的颜色略浅),是由三合土夯筑而成(有夯窝,是由白灰、砂土、红胶泥构成,特别坚硬)。大台子谐音“大太子”,在村民的流传中认为大台子是“大太子”坟。上个世纪50年代末村民开始在大台子取土,60年代初附近的煤球厂在大台子取土掺到煤里做煤球,大台子的高度被逐渐降低,大约在1965年大台子局部几乎被铲平,大约在1966年村民因传说大台子是大太子坟,好奇夯土之下到底是不是墓葬,往下挖了5米左右的深坑,没有挖出东西,由于深坑不渗水下雨存了水,便成为村里的“游泳池”,刘先生记得在15、16岁的时候还在此游泳过。后来“游泳池”被填平了,在上面种菜,由于此处土质特殊又不渗水,蔬菜的长势也不好。邓先生讲大约在1979年不知是探测队还是考古队在此向下挖10几米,探出的全是坚硬的红胶泥也没挖出墓葬。大约2009年建地铁维修站,挖掉了和占去了与地面持平的大台子的南半部分,和地面持平的北半部分也在地铁维修站的院内。
在1966年的“大台子目前尚有很高的封土堆,其夯层厚15厘米,夯土中发现唐代瓷片和金代沟纹砖”【2】。这表明大台子建筑的上限在金代。
历次在大台子处的挖掘,结果没有挖出来墓葬,这表明大台子不是墓葬的封土,根本不是传说的大太子坟。
《金史》记载天坛是“坛、壝皆以赤土圬之”,赤土:红土、红胶泥。圬:涂抹。“坛、壝皆以赤土圬之”,就是天坛和壝墙的外表都涂抹了有粘性的红胶泥。访问得知大台子的表里都是主要由红胶泥构成的,这与《金史》记载天坛的外表是赤土相吻合,从而进一步印证丰台区大台子村的“大台子”就是金中都城南郊的圜丘遗迹。
根据走访四顷三村的韩金栋等人士获得的信息,可以把大台子(圜丘)的位置复原到卫星地图上,圜丘就是处于角门路与嘉园路交汇处西南侧的地铁维修站的北端(图4)。
图4
明清北京城南的天坛高5.4米,为三层圆坛,底层面径约55米,只在四面有台阶,圜丘外设方壝一匝。
元大都城南的天坛为三层圆坛,只在四面有台阶。天坛高约6.5米,底层直径约60米,圜丘外设二壝,内壝直径约159.5米,外壝直径约374.5米,外围墙边长约541米。
隋唐长安城南的天坛已经发掘出来, 天坛高8米,底层面径约54米, 为四层圆坛,每层圆坛都设有向四周均匀角度分布的十二陛。
金中都城南郊的天坛与隋唐长安城南的天坛在其形制上相似,“成十二陛,各按辰位”,只不过是“圆坛三成”,圜丘底层直径约90米,高约15米,圜丘外设“壝牆三匝,四面各三門”,推测外壝直径大约400米。
作此比较,估计在历代的天坛中,只有金中都城南郊的圜丘的体量是最大的(图5、6)。
图5
图6
依据史料记载在北京地区的历史上有更早的天坛,那就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时代的“宁台”,笔者考证“宁台”的所在地即是石景山区苹果园地铁站西侧的街心公园内的龟山。金中都城南的天坛在北京地区的历史上排第二位,遗憾是金中都城南郊的天坛没有像“宁台”和隋唐长安城南的天坛一样存留至今。
注释
【1】陈连洛《从大同北魏永固陵制看古代的长度单位-里》,《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3期,2009年6月。
【2】《丰台区三台子汉画像石》,《北京考古四十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1月,第116页。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