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撒呢?二细,辣子多些”
“三棱多放蒜苗”,兰州人的清晨都是从一碗牛大开始的。
曾经我也会在还是漆黑一片清晨,走进家对面灯光黄晕的那家牛肉面馆,“毛细多放蒜苗”,老板再照例盛上一碗当日头汤。
蒜苗香菜和浓香辣油,还有煮透入味萝卜,对已经饥饿了一夜的胃是最好的慰藉。先喝一口汤,再吃面。
毛细吃的就是一个快,时间长了会影响面条口感。那会儿我们同学之间会一起比赛吃面,最快的有时候只需要一分半钟,就可以吃完一大碗面。
后来到了北京工作,就很少再有这种清晨吃面快感。大多数面馆都在午后开业,我也渐渐喜欢上了京城的豆汁焦圈,炒肝包子。吃牛肉面的习惯被因地制宜的调整到了中午,或者深夜,我也会去吃北京本地的牛肉面,也很好吃。
但也许是习惯,我还是更喜欢兰州风味的牛肉面。
小麦自西亚传入中国,在唐代逐渐成为北方中原区域最重要的主食。像山西、河南都创造了类型繁多的美味面食,面条就是面食中的一种。
甘肃的麦田
但要说兰州牛肉面,前身的出现得是乾隆初年了,辣椒这个中华饮食(包括牛肉面)的一方霸主,也是在这个时期,由观赏植物逐渐走上寻常百姓餐桌。
怀庆府清化镇(今河南博爱县),祖辈随怀商在西北一带购牦牛制作小车牛肉和牛肉面生意的陈家,结合西北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当地的扯面手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出了兰州牛肉面的雏形。
陈家后人机缘巧合的将技艺传授给马姓族人马保子,被其带入兰州。
马保子结合兰州人的饮食风味和食材,经过几代人的规范完善,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香)那碗美味的兰州牛肉面。
每个身处异乡的人,无论异乡再精彩,也会时不时想起故乡的一饭一面。
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美味异常的兴趣。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年出差,我就随他们各地游历。每到一地,全家必探寻当地美食,即便平时在家,也会时不时外出就餐。
在这些影响下,我也对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数个深夜,我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吃着滋滋冒油的烤肉,刚出炉的烤包子,当然还有那碗汤鲜味美的牛肉面。
在那个还没有大众点评和互联网时代,美味信息全靠口口相传或自己寻觅。现在回想起来,我还真没有踩过什么雷。
比如有次回乡,路过一家新开的早点店。几位大姐在店门口,正手工做着当地一种羊肉包子。身边就是热气腾腾的蒸笼,另一边悬挂着新鲜羊腿,盘中堆砌如山的,是刚刚从这羊腿上剁下来的鲜肉馅料。
兰州无处不在的羊肉
“看这样子是家不错的店!”我心中暗自默念。
店里只有一种包子出售,现点现做。老板热情,先端上一壶自己调配的花草药茶,我坐在临街窗边的位置,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这种感觉很温馨。店里客人不是很多,大家都非常安静在享受这美味的一餐。
热气腾腾包子很快上桌了,馅料微透的薄皮包子,一定要趁热吃!先撒上一层半碎黑胡椒,先咬开一个小口,放出汤汁 —— 果然汤鲜味美!再来一口鲜嫩多汁的馅料,真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北京虽然不是个夜生活发达的城市,尤其是在冬天,但因为工(加)作(班)的缘故,我还是经常在深夜出来觅食。
好在北京有很多24小时的面馆。
这里大多数是牛肉面馆,简直是上天给我的恩赐。尤其是寒夜冷街,拐进店里吃碗热乎乎的牛肉面,成了那时我加班的最大的动力。
北京的牛肉面
印象最深的是某夜在街边,忽然发现了一家新开的牛肉面 —— 好熟悉的名字!进店后,那熟悉的牛肉汤混合辣椒油香气,瞬间就让我回到了故乡。没想到啊,原来家乡路边默默无闻的小店已经开到了繁华的京城!
家乡的它不像现在这般整洁明亮,粗瓷的大海碗时有残缺,但都不影响它曾陪我走过的青葱岁月。还记那时第一次把这家面馆推荐有同样爱好的朋友,新鲜出炉的烤肉,配上鲜美的牛肉面,无论是在哪个宿醉的清晨,还是夜晚的欢乐时刻,都是那么让人怀念。
速度点了一碗令我魂牵梦绕的牛肉面,“就是这个味”的广告台词在脑海里响起。吹开漂浮在汤面上的辣油,端起碗深吸一口清澈汤头,舌尖味蕾的记忆再一次被唤醒。
妙呀,也许这就是一个身处异乡之人最幸福的时刻。
兰州牛肉面能做为平民美食的经典,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不得不提到青海化隆人。
原来兰州人很少外出经营,是化隆人把牛肉面推广向全国。虽然在制作工艺上和兰州牛面有些许不同,但在原来兰州人还未出省的年代,青海牛肉面也是很多异乡客不错选择。
兰州人开的会忽略“拉面”这两个字
这两者不是没有区别:化隆人开的面馆一般都会叫拉面,兰州人一般会称牛肉面。
近些年越来越多兰州人也开始外出开面馆了。在北京的兰州拉面江湖里,除了兰州,化隆,还有安徽,河南,北京本地人经营的拉面馆。
其实一碗好的兰州牛肉面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标准,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正宗与否之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北京现在也有大小上千家兰州牛肉面馆,相信大家都会在里面找到一碗自己最中意的兰州牛肉面,如果你吃到那家兰州牛肉面自己感觉非常好吃,也欢迎留言区踊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