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延轶反思复旦女博士李敏,师生一起发表SCI论文,应严肃对待
博士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都十分重视SCI论文的发表情况。而对于女博士来讲,SCI论和毕业论文都是学业上的一道坎,所以女博士之间流传着一句“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在漫长的学术深造道路上,女博士承受的压力可能更多,一路坚持到底,确实很不容易。
但是对于SCI论文的追求,博士研究生应当保持端正的科研态度,不能为了发表SCI论文而写论文,而是应当为了真正的科研成果而写论文。现在教育部为了规范高等院校的SCI论文使用指标,改变SCI论文至上的思想理念,专门发布通知,明确指出:SCI论文不能作为职称评定的直接依据,也不能作为毕业生学位授予的限制条件。
尽管如此,博士研究生在求学生涯和职业生涯中,依然还是要重视SCI论文数量和质量。对于大部分博士研究生来说,发表SCI论文是求学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博士研究生为了发表SCI论文,会想各种办法,让博士生导师在论文上署名,从而实现发表论文的目的。
近期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王延轶和丈夫舒红兵一起发表SCI论文的事情,之所以被人们广泛议论,是因为王延轶此前作为舒红兵的学生,在科研实力存在差距的情况下,长期与作为院士的舒红兵发表论文,难免会被质疑依附关系攻读学术。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所长王延轶被卷入“双黄连”的争论之中以后,她的科研实力及发表的论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由此人们开始讨论和反思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的具体问题之一就是此前复旦大学女博李敏,为了发表SCI论文,同时和四个男博士交往,获得男博士的好感,并要求这些男博士为自己发表SCI论文。其中的一位男博士是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了得到李敏的认同,已经选择离婚,并且还为李敏发表了SCI论文。
在李敏的事情被公开以后,复旦大学马上展开了调查,但是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关心此事的网友始终认为无风不起浪,既然李敏的事情能够呈现如此不堪的学术研究状态,就说明她对博士论文的追求已经达到了扭曲的地步,甚至不惜用感情和物质来换取SCI论文。这样的博士研究生,这样的学术研究现象,应当被认真看待。
同时作为研究生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发表论文的现象,也应当被严肃对待。科研学术界不反对老师和学生组成的科研团队,一起发表重要的科研论文成果,但是长期与导师一同发表SCI论文的学生,其科研实力必须要经得起真才实学的检验。
良好的科研文化需要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学者来共同维护,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不具备相应的科研实力和真才实学,长期凭借关系在科研学术界拓展影响力,反而会让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寒心。所以对科研学术界存在的此类问题,我们必须认真而严肃看待,并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