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非遗项目演出送到基层
2019年12月17日至2020年1月5日,安徽文化和旅游厅组织非遗演出小分队,先后赴望江县、石台县、霍邱县、阜南县、利辛县、萧县6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慰问演出,将非遗项目演出送到基层,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兼顾南北文化差异化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考虑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以国家、省、市三级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为依托,联合6市县文化和旅游局,动员剧院、剧团、曲团等项目单位,兼顾民间剧团、班社参与,组织非遗小分队开展非遗展演活动。如这次选调的安徽省徽京剧院《贵妃醉酒》、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夫妻观灯》、临泉县杂技《转毯》、砀山县唢呐《百鸟朝凤》等,既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又考虑到新剧目对于南、北方群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熟悉中透着新意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群众喜闻乐见是根本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这次组织的“非遗小分队”演出,在6县受到普遍欢迎。在霍邱县彩排时,当地一位92岁的老大爷陈贵华提前来到现场,找到省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听说这次来演出的有大别山民歌王凤琴老师?我退休前就一直喜欢听王凤琴的歌,这次能不能见上一面?”专场演出后,剧组满足了老人的愿望,安排他和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王凤琴老师相见了,还在台前拍了合影照。他激动的写到:“王凤琴今天真的来了,她民歌唱得好,声音甜美、清脆……安徽省非遗小分队下基层,演出的节目有特色,希望以后再来。”
宣传非物质遗产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安徽省非遗小分队给每个县选派6个节目,每个县组织4个节目,一共10个节目,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非遗小分队这次在6县演出节目30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节目18个,省市级非物质遗产节目12个,观众近6000人,参加演员250余人(次)。其中京剧《贵妃醉酒》、黄梅戏《夫妻观灯》、二夹弦《访友》、大别山民歌《十二月花名》、杂技《转毯》、唢呐《百鸟朝凤》等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助力贫困县文化脱贫
脱贫贵在扶志,文化是重要力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了非遗小分队开展非遗展演活动,以望江县、石台县、霍邱县、阜南县、利辛县、萧县6个国家级贫困县为对象,行程2400多公里,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