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辣地图里,哪个城市最牛掰?
中国红,实则辣椒红。
放眼全球,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辣椒大国。不仅种植辣椒的面积位居世界di一,而且消耗辣椒的速度同样无人能敌。
听到“辣”字就不受控制的吞咽口水,闻到辣椒的香味就心乱神迷,触碰辣椒的瞬间就激情满点.......辣椒成为了全中国人戒不掉的毒瘾。
但辣椒的成名史却说来心酸。
早在1492年,辣椒率先登陆欧洲,但一来就遭到了欧洲人本能的抗拒。辣椒的第一站,以失败告终。
受尽长达100年的“凌辱”后,辣椒终于跨越了欧亚大陆,在中国大地上扬眉吐气了一番。它一入侵,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征北略,横扫了全部疆土,让举国上下都爱上了这种舌尖颤动的感觉。
其中,川渝地区爱的尤为痴狂,湖南、贵州也时不时地冒出来争个高下。总之,辣也辣地百花齐放,辣也辣地风姿各异,从麻辣到酸辣再到甜辣,每个地区都自成了一套吃辣体系。
但真要问到哪个省份zui爱吃辣,恐怕这道题无解。
万物皆可辣,辣椒逐渐失去控制
美食界的未解之谜,四川人——“这个不辣”算是一个。
四川人无辣不欢,世人皆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加入了辣椒,就等于注入了灵魂。他们享受着血流加速、额头冒汗、毛孔张开......这就是爱情触电的感觉。
而四川人吃辣从来也不是独宠一种,讲究的是舌尖上五彩斑斓的绽放。辣要辣的丰富多姿,香要香的余韵悠长。
不同个性的辣椒,在四川人的手里有不同的归宿。二荆条是剁酱调味的核心人物,小米辣是制作泡椒的灵魂搭手,子弹头是干吃磨粉的di一选择…….
同时,恃辣而骄的四川人是不会轻易放过辣椒的。他们严苛奉行“万物皆可辣”的味觉准则,逐渐的,由辣椒二字迸发出来的创造力失去控制。
从红油冰淇淋到火锅底料蛋糕,四川人踏上了一条名为辣椒的不归路。在那里,辣椒与花椒齐飞,红油共汤底一色。
回归到正规上来,水煮肉片是川菜的当家之作。滚烫的热油遇上切碎的干辣椒,辣中豪杰相遇,电光火石之间,猛地霸占所有神经,让整道菜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
辣椒+花椒,开启了重庆人的“绝代双椒”时代
川渝不分家的重庆,在辣味之上,还要再添一道麻味,好似火上浇油,给予舌头双重致命打击。
但重庆人却吃的乐乎。
早在辣椒入主中原之前,真正当家的其实是花椒。花椒作为一种调味增香的辅料,几乎占据了重庆餐桌99%的门面。
直到现在,花椒还固执着霸占自己的一席之位,并吸取辣椒之所长,调剂出重庆人的麻辣灵魂。
麻婆豆腐是重庆人的命。再简单的豆腐,只要到了辣椒的手里,都能熠熠生辉的。豆腐每一处肌理都沾染上鲜红诱人的麻辣色,刺激着体内每一寸蠢蠢欲动的细胞。
说到重庆,麻辣火锅不能没有姓名。层层红油和花椒依次迸发,浓醇诱人的香味“嗖”一下钻进鼻尖。集麻辣鲜香于一体,这是属于重庆人的火锅江湖。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一瓶老干妈,给了贵州和川渝地区当面开杠的勇气。多亏了她,把这个藏在深山闺阁的吃辣大省带到了大众的面前。
而实际上,在贵州,根本没有人会在乎老干妈,因为辣椒的吃法可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糊辣椒、糟辣椒、辣椒面、油辣椒......每一颗辣椒在贵州人的手里都死得其所。
上到5岁的小娃娃,下到80岁的老太太,嗜辣如命的贵州人餐餐必放辣椒。丧心病狂的是,贵州的娃儿就连吃肯德基的薯条,都要蘸点辣椒面才满足。
相对于纯种的辣,酸辣才是贵州人的真命天子。“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一语道出真谛。
古时贫瘠的黔东南地区,因地远无盐、湿气浓重,便有了糟辣椒等酸食的拯救。
一个贵州家庭可以没有米缸,但一定少不了腌糟辣椒的泡菜坛子。把鲜红的辣椒用一把大刀剁得细碎,装到泡菜坛子里,让酒精稍稍挥发,那股子酸辣味儿就撩的贵州人无处遁形。
而连接贵州人酸与辣的背后功臣,莫过于蘸水。
贵州人有自已一套秘制的蘸碟配方。酱油和醋靠边站,只要三样——盐、辣椒、折耳根就能把贵州人收服的服服帖帖。
一道凯里酸汤鱼将贵州的酸辣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西红柿发酵而成的红酸汤里,混合糟辣椒,再用白酸汤吊汁,成就了酸汤鱼原汁原味的酸。酸里滚着辣、辣里裹着酸,让无数人魂牵梦萦。
越辣则越香,这是湖南人追求变态辣的最终目的
他来了,他带着一句“老板,要变态辣”来到了全中国。“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从小唱着辣妹子长大的湖南人,用变态辣向全中国宣示他们的吃辣主权。
在他们眼里,川渝的麻辣和贵州的酸辣都是对辣椒的蔑视,要吃就得直击辣椒的原味。没有酸味混杂的麻味调和的辣椒,入口舌尖直奔巅峰,才是对辣椒极大的尊重。
湘菜之魂——剁辣椒足以佐证。
别的地方都是辣椒炒菜,而到了湖南就变成了菜炒辣椒。剁椒鱼头、口味虾、辣椒炒肉……必须是通红一片才能够吊起湖南人的食欲。
湖南人吃辣还有一个字——香!湖南人对辣椒早已突破了味觉的坐标,转而向嗅觉进发。越辣则越香,这才是他们追求变态辣的最终目的。
嗦一碗米粉,打开了湖南人“香辣”的一天。酝酿一口气,使劲往上一提,滑溜溜的米粉就顺势奔入口中,夹杂着辣对味觉和嗅觉的双重刺激,一阵哆嗦,一股火辣的风肆意侵入味蕾和鼻腔,瞬间打通了身体内的每一寸细胞。
云南算的上是最难定义辣的省份
云南算的上是zui难定义辣的省份,它既得到了四川的真传,又受到了少数民族的熏陶。但如果真要让云南辣一争高下的话,我选择酸辣为王。
食辣而知性。云南人喜酸辣也正是秉承了其骨子里文艺气质的一面,虽说住在山川之巅,但却少了一份山野之气,多了一丝温婉柔情。
酸辣能有今天,多半是拜滇南的傣族人民所赐。小米辣加柠檬酸,是傣菜的万能公式。
云南的过桥米线名震四方,这其中也少不了酸辣的加持。一碗加了小米辣的鸡汤米线,辣中带着丝丝清爽,再辅以柠檬汁,每一口散发着清甜酸爽的光泽。
大理名菜酸辣鱼同样继承了这份酸辣。选用洱海鲜嫩飙汁的鲜活鲫鱼,往本就鲜美的鱼汤里加入红艳似火的剁椒,酸香麻辣的口感让人痴迷。
还有腌酸鸡脚、凉拌酸木瓜、酸笋煮鱼……在傣菜中,酸辣的身影处处皆是。
身处热带的云南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果优势。于是,云南人一枝独秀,率先把辣味魔爪伸向了水果。
芒果和菠萝是主要“受害人”,配合上红艳的辣子一同腌制,果肉酸甜、辣子辛辣,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开胃小菜。
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而江西人不怕辣
江西,一个被忽略的吃辣大省。
江西人向来低调,被湖南、湖北、云南这几个省份四面夹击之后,算是彻底失去了姓名。但事实是,有多少自称会吃辣的朋友折服在了貌不起眼的江西菜面前。
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而江西人不怕辣。江西菜一如江西人的性格——朴实无华、内秀其中,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实则深藏功与名,放起辣椒来一点都不手软。
传说中,江西只有一道菜,叫做辣椒炒一切。青椒炒红椒只是小菜一碟,就连炖汤、煮粥都离不开辣椒的助力,还有时刻用零食辣椒饼来续命。
江西菜到底有多辣呢?
江西菜极擅长“暗箭伤人”。看似土气、毫无杀伤力,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侵入至体内的每一寸细胞之中,犹如顶尖高手的掌力般绵绵不息、后劲十足。等你反应过来,只想猛灌2L冰牛奶。
江西菜之辣重在鲜辣。蘸满鲜辣汤汁的螺蛳简直人间一绝,猛嗦一口,咸鲜香辣尽在不言中,直让人肝肠寸断。
东北的甜辣,让多少人误以为自己真的会吃辣
多亏了朝鲜族人民,他们抗起了东北吃辣的大旗。
甜与辣看似是极端的两级,水火不容,但到了朝鲜人的手里,却意外和谐,尤以辣白菜极为动人。
腌菜,是每年寒冬东北人家的例行差事。北方苦寒,深受大雪封路之扰,此时腌菜应运而生。白菜、黄瓜、萝卜、茄子、青椒……万物皆可腌。
蔬菜清甜,碰撞上辣椒面的辛辣,再加以时间发酵,两者愈发相融,将果蔬中甜味因子更逼一层。
腌菜只是冰山一角,朝鲜族誓要将甜辣贯彻到底。朝鲜菜的调味料单一的可怜,一瓶辣椒酱足以赋予让所有食材重生。
拌冷面、辣炒年糕、石锅拌饭......一定要毫不客气地挤满辣椒酱,让每一个角落都沾上辣椒酱的味道。吃一口,嘴角必须还残余着红色的酱汁,这才说明你辣椒酱放到位了。
但辣椒酱放再多有何用?和深藏不露的赣菜相反,红艳似火的朝鲜菜表面上威力四射,实则是个软柿子,一捏就崩。
初入口,强劲的辣味袭来。还没停留够三秒,就在汹涌的甜度面前弱弱退场了。甜与辣相互交织,拯救了无数吃辣弱者的噩梦。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吃辣的姿态。
谁说川渝一定是辣界王者?又是谁说东南沿海与辣隔绝?
中国各地的辣,其实内里积淀的都是当地的地理风情,折射出来的都是不同的人性特质。
正如湖南人的热情奔放、川渝人的侠气风骨、贵州人的淳朴老实、江西人的外实内秀、云南人的文艺知性、东北人的粗犷大气……
所有的所有相汇成辣之一味,又从辣四散而去,不断造就着这千姿百态的辣味人间。
什么吃辣鄙视链,压根不存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