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一个满族村
以下部分来自贵阳晚报
贵州是我国多民族省份,在350多年前,两只清军先后入黔平乱,部分官兵留在了这里。至此,贵州又多了一个民族——满族。
据贵州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满族有2.31万人,主要居住在黔西、金沙、大方三县交界。随着数百年历史变迁、社会发展,至今仍聚居大量满人的村寨已不多,毕节百里杜鹃山下的金坡乡附源村就是其中之一,有满族居民1400多人,被誉为“贵州满族第一村”。
2007年,附源村为了脱贫,打造满族文化特色村旅游。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满族村发现与想象中不同,村民生活已被“汉化”,满族入黔的生活变迁史,也随着时间流逝。村民认为,他们需要找回这350多年的历史点滴。
△附源村打造满足文化特色旅游
满族第一村
附源村454户、1876位村民中,满族占比78%,被称为贵州满族第一村。走进村庄,红,是第一印象。
红门、红窗、红色的砖瓦屋顶……突出红色,在附源村村民看来,是满族人希望吉祥与喜庆的含义。“清朝镶红旗官兵是附源村始祖”,传说一代代流传至今,也成为村里选用红色的另一原因。
在附源村,还有很多具有满族特点的元素。房顶上雕刻着佩戴宝剑的龙,象征满族骁勇善战;房檐图案上的蝙蝠,是满族的吉祥物;一幅图案中,祥云中间的脸谱,则是满族信奉的萨满教天神……村民说,这些建筑与图案,都是从2007年开始,乡里支持发展“满族第一村”特色新村旅游后,进行的建筑改造。
其实,除了建筑不同,他们以大米为主食、穿着现代服饰、只能说贵州话,感觉与其他村庄无异。对于他们的入黔史,也只有少数人才能说出大概。
△村庄坐落在付廓水库两岸
清兵两次入黔
宋家是附源村最大的满系家族,完整的家谱保留至今。按照家谱顺序,61岁的宋光海是入黔第11代,附源村最小一辈已是第16代。
宋光海说,1664年,康熙三年,贵州水西土司安坤反清,清廷命吴三桂带兵讨伐后,部分满族清兵留在了今天大方、黔西、金沙交界地域。宋家家谱记载,当年,宋氏就参加了讨伐水西的战争。
“附源村就在三县交界范围内,我们入黔始祖就定居于此。”宋光海说,始祖入黔后,这里一直被称为宋家沟,直到1985年,才改称附源村。
在附源村,除了宋家,还有其他姓氏的满族。宋光海说,他们是第二次入黔的满族。
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反清,康熙再次派清军南下平三藩。1681年,三藩平定,又有部分清军散居于三县交界地带。从此,宋家沟有了宋氏、付氏、陈氏等多个满族家族,一直在此繁衍生活了350余年。
△村民准备进行满族民俗表演
满族村“汉化”
附源村村民,除了身份证上的“满族”二字,他们的语言、文字、服饰已经完全汉化。宋光海认为,他们是在主动与被动中转变。
宋光海生于1955年,他很小时就知道村里都是满人,但附源村村民对外,却称自己是“卢人”,也不再穿满族服装。
宋光海说,满族是一个乐于接受先进思想的民族,自从始祖来到宋家沟时,他们与周边的汉、彝、苗村落相互交织相处,在生产、经济、文化上进行了广泛的学习、交流。
就以婚俗为例,以前的附源村满族不与外族通婚,由父母包办婚姻,请媒人说亲。“有的男女在结婚前都不曾谋面。”宋光海经历过这种婚俗。上世纪80年代后,村里逐渐改变了婚俗观念,满族青年也开始自由恋爱。
△村民们都备有满族服装,向游客表演展示
“拾捡”350年历史
“祖辈们以前的生活特点,我们真不清楚了。”附源村祖辈的衣食特点、语言文字,村民已经说不上来,可游客爱问,常常让村民感到尴尬。最近,村民听说乡里还在完善附源村历史资料,他们表示很赞成。
金坡乡高乡长说,2007年,趁着文化旅游发展东风,乡政府打造“贵州满族第一村”观光旅游项目,帮助附源村脱贫。9年过去,附源村游客每年突破万人,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不过,乡里发现,附源村想吸引更多游客,还需要寻回村庄350多年更为完整的历史。
在村委会二楼,附源村满族文化陈列室今年4月落成,陈列室有保存完整的宋氏家谱,费尽周折寻找的满族农具、兵器、服饰……除了老物件,乡、村两级还查阅了民族专家在上世纪对附源村的调查报告。
入黔宋氏始祖叫宋照业,平定水西有功,赐封万户侯;附源村曾先后出过8名秀才;民国前,附源村男性穿马蹄袖长袍,女性穿过膝长旗袍,头包白色布帕,脚穿云头鞋;解放前,附源村满人多以玉米为主食,其次是土豆、小米和高粱,大米只有少数人吃……
高乡长说,这些资料十分宝贵,以后整理展示在附源村,满族入黔的生活与变迁,届时将更为丰满地展现在游客眼前。
贵阳晚报记者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