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 Head
travel network

开创开创挹娄考古模式的许永杰

2020-03-11

原标题:开创开创挹娄考古模式的许永杰

黑色圆口千层底老北京布鞋、白线袜、超短平头……如果你在中山大学校园内遇到这么一位老者,那么毫无疑问,一定是考古教授许永杰,这是他的标志行头,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位让学生又爱又怕、讲台上妙语连珠的许教授,每天几乎都去珠江边习练武当太极拳。有小时少林的功底,一抬腿一出拳,总能博得一片叫好声。许永杰给自己起的QQ名叫“三脚猫”,下面跟了一句“练点正宗”,而这“正宗”一词,涵义颇深。

许永杰生于北京,长于长春,当过知青,恢复高考即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毕业分配至甘肃省博物馆,参加著名遗址秦安大地湾的发掘;后又回吉林大学师从考古大家张忠培先生读研,任教期间辗转于黄河上下;后又北上哈尔滨编修黑龙江省志,主持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南下广州任教中山大学,耕耘讲坛,桃李天下……可谓“走南闯北跨三水,习文弄武主考古”!

张门“四大金刚”:为吉大考古“开疆拓土”

许永杰是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很多人踌躇畏难高考之时,他却毅然报考了当时东北最好的大学——吉林大学。像是冥冥之中吧,“小时候我妈带我去白求恩医科大学看病,路过吉林大学时,我妈指着刻有吉林大学四字的校扁说:‘儿子,你将来能上这个大学就行。’”

“我上中学时理科好,尤其是数学好。恢复高考时,我还在乡下当知青,复习时间不多,想着文科类的地理历史好复习些,就报考了文科。由于怀有理科情结,就选报了具有理科色彩的考古专业。喜欢大自然,喜欢到田野撒欢,也是我选报考古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甘肃大地湾遗址,右一许永杰、右二张朋川,右四郎树德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率先创办了考古专业;1972年,高校陆续恢复高等教育,又有十所高校创办了考古专业,包括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加上之前的两所,这时候全国就有12所大学有考古专业。

“这10所高校同时起步的考古专业,吉林大学为什么走到了前列,客观地说是专业创办人张忠培先生的办学理念正确。这理念说来不复杂:就是坚信田野是考古学的生命源泉!张忠培先生狠抓田野训练,当时我们本科四年有两次田野考古实习,第一次是大三时 的’生产实习‘,这名很有时代特点,但实际上是基础实习,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考古地层学,一个过程要挖两个探方;第二次是大四时的’毕业实习‘,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考古类型学,简单复习探方发掘后,进入发掘资料的整理和发掘简报、发掘报告的编写。对考古学来说,地层学和类型学是最基础的方法,考古本科生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这两种方法。”

由于田野作风过硬、技术好,当年吉大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到甘肃博物馆分配岗位时,许永杰想进汉简室研究汉简,岳邦湖所长却说:“吉林大学挖的好,你还是去大地湾遗址发掘吧。”

许永杰当年参与甘肃大地湾遗址发掘

许永杰觉得,张忠培先生当年的办学理念和学术取向都是高人一筹的。“我们读书时,吉大有两个实习基地,一个是河北蔚县,一个是山西太谷,都设在黄河流域。张先生认为,要把吉大考古办成国内一流,就不能偏安东北一隅,必须‘逐鹿中原’,到关内去做。”张忠培先生的办学理念,今天已经成为高校办考古的共识,排名居前的考古专业都非常重视田野考古。试想一下,如果能评上一、二项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对于提升学科排名会有多大帮助。

许永杰留校任教期间,主要主持了青海大通黄家寨墓地、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和山西忻州游邀遗址的发掘。他作为主要编写人的《民乐东灰山》、《忻州游邀考古》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最早的两部专题考古报告。

张忠培先生虽然定下了下吉大考古的发展调子,但作为学科负责人,诸事繁杂,分身乏术,不可能只蹲在田野,在这种情况下,带田野实习的主要任务就逐渐落在了73级、77级等留校的年轻教师身上。他们是吉大考古专业 “开疆拓土”的功臣,考古圈疯传的张先生门下“四大金刚”也就这么脱颖而出了。

“‘四大金刚’叫法的由来我也说不太好,可能与这事有关。张先生在故宫院长任上时,有一次回吉大讲座。正好73级陈雍、许伟,77级卜工和我陪在身边,先生是湖南人,身材不高,我们四个北方人都人高马大,簇拥着先生,这一跟出去,场景就很有趣了。后来我们也就这事求证过张先生,他觉得自己在吉大的时候,带学生田野实习的中坚力量应该有6个,就是73级的陈雍、许伟、张文军;77级的卜工、陈冰白和许永杰。”

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从左至右:陈雍、许永杰、许伟、陈冰白、卜工

作为吉大田野考古中坚,许永杰他们带学生的田野实习也是相当扎实。“87年,卜工和我在山西忻州带着85级学生实习,20个人,一人开一个探方,第一批20个探方基本上都是我们俩人用手铲从地表一层层刮到生土的。那时候,工地上的技工都是跟着我们学考古,是我们培养出来的;现在倒有趣,专业人员的田野技术退化严重,田野考古的中坚力量变成了技工,情况全都反过来了。工地领队居然田野不过关,考古工地全靠技工撑着,技工反过来教领队、教老师、教学生。这是考古学发展到今天的一大悲哀!”

没有张忠培,没有当年年轻教师的“摸爬滚打”,可以说,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很难有后来的成就。作为教育部基地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其前身就是张忠培创办并主持的北方考古研究室。“

纵马三江平原 开创七星河聚落挹娄考古模式

1982年,本科毕业的许永杰被分配至甘肃博物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参与了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也为后来他的学术方向打下了基础。“当时有个大的学科背景,西北考古是热点,北京大学有一批人都盯着西北,邹衡先生的学生徐天进、孙华做陕西;俞伟超先生的研究生赵化成、南玉泉做甘肃;我从甘肃回吉大读研究生,张老师也让我和师姐李伊萍主攻西北。”

不过,八十年代的西北被描述得相当“恐怖”,说一走一蹚,黄土灰尘都到膝盖,因而很多原籍在富饶之地的学生们都不太愿意前往,“那时候西北肯定不如东北,但我是知青出身,又是男的,对我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没什么是适应不了的。”苦日子也有有趣的过法,在发掘大地湾之余,许永杰牵着两条中华田园犬追兔子,改善了不少考古队的伙食。

发掘之余逮兔子,苦中作乐改善伙食

1983年夏天,许永杰回到吉大读研,并留校,在这期间,考古田野工作也没落下。1986年参与主持青海大通黄家寨墓地发掘;1987年主持民乐东灰山遗址发掘;1987年、1989年两度参与主持山西忻州游邀遗址发掘。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为他的考古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他走向科研之路的目标愈加清晰。许永杰是2001年——2004年期间读的博士研究生,在此之前还有过两次机会。1986年,张忠培先生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许永杰便打算追随先生,成为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但因为各种原因,张先生的博导资格没有通过;1989年,当张先生再次申报博导时,又发生变故。“我和卜工后来对张老师的博士生开玩笑,说他们是‘捡漏’了,如果张老师当年的博导资格没那些波折,那‘掌门弟子’应该是我俩呀。”但让人唏嘘的是,从1986年矢志读张忠培先生的博士,到真正成为张先生的博士,许永杰等了整整十五年。2001年,已经是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兼业务副所长的他,真正意义上地回归了“张门”。2017年,张忠培先生去世,许永杰写了一副挽联,对张先生的怀念、与张门的情缘尽在其中,纯然肺腑:晚生本硕博忝列张门四十载 昼夜孤泣伤吾辈从此斯文丧;先师学德识独傲文博一甲子 朝野同悲叹考古一旦柱石崩。

张忠培先生和三位弟子合影,左一陈雍,左三许伟。右一许永杰

1990年底,许永杰离开吉大,在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一待就是7年。“有人说我考古‘耽误’了7年,但说实话,修地方志那几年于我十分有益。在地方志办公室,我是参与修黑龙江省志的编写,《黑龙江省志·中共志》的几个主编都是原来黑龙江省委秘书长、省政府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是当年黑龙江省的大笔杆子,我跟他们一起修志,在思想高度、组织材料、文字编辑上都收益颇丰。作为地方文献的地方志属于历史门类,编修地方志,查阅文献,对于我的古文献训练也大有益处。在这几年里,有11部《黑龙江省志》政治部类专志是我责任编辑的,另外还发表了10篇关于新编地方志的论文,也算是一段高产期。”

那时候,东北的三江平原上发现了大量汉魏时期的遗址群,黑龙江省上报国家文物局,希望能作为课题来做。国家文物局非常重视,委派专家黄景略、张忠培前往考察。当时的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孟宪民说:黑龙江省做这个项目,国家文物局没有意见,但我们有一个要求,你们要把许永杰找来,让许永杰归队,由他来领衔操作。

于是,许永杰归队了,由地方志办公室调到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任副所长,开始主持这个项目。如何着手工作?许永杰选定了聚落考古的方法。然而,聚落考古究竟应该如何操作?虽然国内也有不少贴上“聚落考古”的标签工作,但并未提供可资借鉴的个案,虽然也有一些介绍聚落考古的文章,但多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我当时先拟定了一个“七星河流域汉魏遗址群聚落考古计划”,上报给国家文物局,他们看了很认同,说就按这个操作。之后《考古》杂志发表了这份规划,在这之前,《考古》从来没有发表过科研规划一类的文章,说我这个是独一份,”

国家文物局张文彬局长视察七星河汉魏遗址

“七星河计划”是以重建七星河流域汉魏文明为最终学术目标,分解为四项具体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1、建立七星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与序列;2、弄清遗址群空间位置关系;3、恢复遗址群产生、存在及消亡的环境背景;4、阐释社会发展阶段、人群结构和经济形态。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许永杰将田野考古、环境考古、航空遥感作为技术手段,齐头并进。最终,“七星河计划”实现了将大范围遗址群进行了时空跨度、内部解剖、个体与群体等全方位的立体研究。

“如果七星河流域聚落考古操作模式最值得称道的是把国外先进的考古学方法与中国考古实际相结合的话,其实践活动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学风,那么,生搬照移国外考古学方法的做法就应引起学界的警惕。”许永杰在《聚落考古在中国》一文中写道。

“实事求是”,这是张忠培先生一贯强调的学术态度,“被材料牵着鼻子走”也是老先生一辈子的坚守。可惜,现在能耐得下性子消化材料的学人,已然不多。当张先生考察完七星河流域考古情况、从双鸭山返回哈尔滨返路过佳木斯时,说休息一下,惬意地点了根烟,“张先生看完遗址心情特别好,可能觉得自己这学生做的东西还没辱没他,我趁着他高兴,就说给你照张相吧。”于是,那张老先生开怀坐在草地上的照片一直挂在许永杰的办公室里。

张忠培先生(右二)考察七星河考古成果

天津文史馆原常务副馆长陈雍明确提出,“七星河模式”是中国历史时期聚落形态考古的样板,但可惜的是,在现代考古圈并未完全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当下,中国学术界有个奇怪而可怕的现象:不说别人的东西好。”

从1998年开始做“七星河计划”到2004年5月,《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遗址调查与勘测报告》出版,历时6年,而在这期间,许永杰从2001年开始攻读张忠培先生的博士,只用了三年时间,博士论文顺利完成。

“我是在职读博,那三年基本上都是睡办公室的。白天要处理考古所的事,要撰写七星河勘测报告,200万字的大报告,连表格都要自己做。那时我家离考古所大概20分钟路程,我每天回家吃个晚饭,权当散个步又返回办公室,写博士论文到半夜。那时候没有电子检索,都是纸质版的资料,一篇篇翻找,一篇篇复制,一篇篇画卡片、一个一个地点排材料,我们那会儿下的是笨功夫。那段时间基本没有周六周日,家里的事也只能全丢给夫人了。”

当时的在职博士,一般都需要读四年,但吉大研究生院院长吴振武说:许永杰可以提前答辩,他是实打实的,科学出版社的专著就出了两部。于是,三年时间,许永杰拿到了博士学位,当年的答辩主席是严文明,答辩委员是邹衡、黄景略、林沄、陈雍,现在看来,规格极高。

许永杰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与众老师合影。从左至右:陈雍、黄景略、严文明、邹衡、张忠培、林沄

学问做多大 得看你的基本功

一直以来,“师承”和“基础”是许永杰强调最多的两件事。所谓“名师出高徒”“大师授人必以规矩”,这个方向性的规矩决定了徒弟的起点。“学问,尤其是中国的学问,是讲师承的,你跟谁学的很重要。我师承于张忠培,很多东西都是从他那儿来的,但是完全跟师父一样也不可能,我也有自己的东西。比如传统武术,一个师傅教十个徒弟,同一套拳打出来也是十个样子 。”

2004年,许永杰南下广州,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任教,从本科到博士,他都热衷于给学生们讲基础课程。在他看来,虽说都是基础课,但是本科、硕士和博士要分出梯次,“不能让你的学生感到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听你的课都是那点玩意儿,那还一直跟着你有什么意义?”他给本科生上的是《考古学导论》,而不是通论或概论,意在引导选择考古专业的学生步入考古学门槛,授课以近乎聊天的形式进行,讲授考古学史、考古学研究对象、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年代学基础、考古阐释学个案举要。讲授考古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时讲点考古田野的趣闻乐事,配上他极富特点的东北口音,课堂常常爆发欢笑。

许永杰在南水北调涞水现场清理燕国瓮棺

为硕士生开设的课程是《考古学方法论及个案研究》和《考古学文献导读》,在许永杰看来,理论与方法的课程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开设成概念的解释,学过之后也不明白理论如何指导实践,方法如何在分析材料时使用,因此他的方法论课程是结合个案操作讲授的。“有些考古人号称做了一辈子的考古,最后连门槛都未跨入,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其根本原因在于读不懂考古报告,用不明白考古材料,考古学文献导读就是要教会研究生读懂考古报告,能够正确使用考古材料。”

为博士生开设的课程是《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十讲》和《考古学经典学案分析》,关于这两门课程的设计立意,许永杰认为《十讲》是培养博士的“宽博”,《分析》是培养博士的“精深”。这样层层递进的教学安排,恐怕在中国大学里的考古专业也是独一份。

学生们对许老师,是又爱又怕,爱他的风趣幽默,但上他的课却毫不轻松,“有时候我看着许老师高大的身影走在马丁堂,本来在外晃悠的我,一下子觉得应该赶紧回去看他布置的论文,一上他的课,我觉得就要全力以赴,毛孔都紧张。”而私底下,许老师有时候会邀请学生们去家里改善伙食,他包的饺子、调的羊肉汤,是一绝。

重庆开县故城发掘现场

“学问能做多大,得看你的基本功。如同练武的人腿压好了,马步蹲扎实了,武功才会练到高境界一样,基本功扎实了,学问才能做大。学问的基本功不行,整出来的东西人家也不信。”许永杰喜欢张之洞《书目答问》里的一段话,时常引用鼓励学生重视基础,“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小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再有两年,许永杰就到了退休的时候,而他的学术论文集也行将出版,共收录了他四十年考古生涯中写就的57篇文章,包括研究论文、书评、序言和随笔。许永杰为自己的文集起名“三水集”,取义黄河、黑龙江和珠江三条江河。“我四十余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和教学主要是在这三个流域从事的,三条江河的水面上有我考古泛舟的帆影和桨声。我是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学者,对于自己学问根植的土地和江河充满着无限的爱恋。”

Culture同是17岁读博,1个被劝退,1个获菲尔茨奖,2位天才后来怎样了

2020-02-264

人肉叉烧包 国语,王欣谣,深圳到北京物流公司,具子明,uibia是什么软件,诗洁,死神来了3国语版,阜南网,博宝商城,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Culture她努力成为“1.5学生”,从山东财经大学奋斗到清华大学,优秀!

2020-03-083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书,湖北经视电视台,韦紫明高考分数,e行销网,比思论坛最新网址,天灵恋吧,龙文一对一收费标准,橡胶补强剂,just you know why,朱洪谦,…

Culture森碟被自己1米7的身高“气哭”,委屈地说欺骗了大家,好善良

2020-03-022

中国百科,黄钻名人我最闪亮,好听的老歌曲,病重女司机去世,高清电视机顶盒价格,桦甸供求世界,郭美美唱过什么歌,亚洲周刊,河南都市报道视频,奇志碰大兵全集,…

Culture清末满洲五虎之一的端方“非正常死亡”

2020-03-093

6bar,央视揭网络卖淫产业链,学会感恩演讲稿,花粉的功效,织金陀罗尼经被,一号三角点,形象设计,水浒传梗概,品牌起名,藏歌下载网,…

Culture一只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千万不要再吃野味了

2020-01-314

江陵信息港,www.xuelecn.com,52岁大妈顺利产子,塔季扬娜,保险文化,枪炮病菌与钢铁,赛德克巴莱 迅雷下载,春风沉醉的夜晚郁达夫,里约遭暴风雨袭击,wcgwevs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