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大召门前为何竖立阿勒坦汗坐像?
关于呼和浩特市城市文化建设的提案
(大召门前的阿勒坦汗坐像,敖特根夫摄)
随着旅游业兴起,人们现在逐步认识到,一座城市几乎仅仅是一堆钢筋水泥,而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才是具有活的灵魂的现代化都市。在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期间,呼和浩特的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备受重视,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像成吉思汗大街那种容经典与现代结合,让人置身其中便能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特色,享受现代生活,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美优质精品文化设施,确实应该成为我们这座塞上明珠的品牌。为此,本提案提出两条建议。
(开光仪式,云瑞军摄)
第一条,为呼和浩特的城市之父阿勒坦汗修建雕像。北元时期,一代杰出领袖阿勒坦汗曾使土默特部迅速崛起,并经他40多年不懈努力,终于达成“蒙明友好,通关互市”,从而使土默川进入一个和平安定、民族团结、祥和发展的历史阶段。而且,在他晚年,于1572年起造“库库和屯”(蒙语同今天的呼和浩特),1575年建成,1581年又扩建。呼和浩特今天为塞上明珠,是内蒙古甚至华北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民族团结的模范城市,因此,首先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突出其奠基者(如柳州有柳宗元纪念馆);其次,也是更加重要的,是要研究、宣传和发扬阿勒坦汗以来400多年中在土默川上形成的民族团结、重视商贸、尊师重教等传统,促进呼和浩特又好又快发展;第三,不妨类似“昭君文化节”,依据阿勒坦汗一生40多年谋求“通关互市”,可冠名“阿勒坦汗蒙交会”。
(土校校友,大召扎萨克达喇嘛赵九九先生)
第二条,将土默特文庙的修缮放在全市文化建设格局中的重点位置予以安排。土默特文庙今天已有280多年历史,是内蒙级文物保护单位。土默特文庙与官学是继阿勒坦汗为呼和浩特奠基之后,土默特人民为呼和浩特作出的又一特殊重要贡献,它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草原,对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沟通理解,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发展,对呼和浩特形成尊师重教传统并成为教育文化中心,均起过特殊重要作用,尤其对今天贯彻落实“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精神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修缮土默特文庙,弘扬文庙文化,形成一处进行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基地,既是呼和浩特旅游文化格局中的重要棋子,又是更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建设大事和实事,还是呼和浩特特色文化的一面特殊窗口,应尽早考虑安排。
呼和浩特土默特学校党总支书记:云占鳌
2008、12、20日
附件六
《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提案》
的实施情况说明
此建议在玉泉区人代会提交时做了格式性修改,连续争取有二年,得到玉泉区一个答复。但是,有点遗憾,所谓“阿勒坦汗博物馆”本是私营性质的收藏馆,在答复案送达之时该馆已经改名为“蒙博博物馆”。不过,阿勒坦汗塑像确实于2011年9月27日在大召广场落成,并举行了开光仪式。
玉泉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对玉泉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第十四号建议的答复
长和廊代表团云占鳌等代表:
您在玉泉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呼和浩特市选址开设阿勒坦汗博物馆、修筑阿勒坦汗塑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注。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文体局作为文化管理部门,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建设,从而推动城市精神文化建设。
阿勒坦汗做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率领下,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进驻丰州川,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右翼蒙古中最强大的万户,丰州川随之被习称为土默川。阿勒坦汗的主要历史功绩是发展了蒙古族的经济与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了新的城市,被亲切地称作“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后来库库和屯逐渐成为蒙古草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阿勒坦汗还重建了蒙藏关系。1578年,阿勒坦汗与格鲁派藏传佛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华寺举行会谈,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鲁派藏传佛教,此后,格鲁派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阿勒坦汗从西藏请来许多喇嘛翻译佛经,库库和屯成为喇嘛教活动和翻译佛经的中心。格鲁派藏传佛教给蒙古社会带来了宗教文化知识,对于丰富和发展蒙古族文化起到了显著作用。
现在一座以阿勒坦汗命名的广场已建成,并于2009年7月9日举行了庆典仪式。阿勒坦汗塑像也在铸造的筹备阶段,根据设计图,将建成9米的甲级青铜坐像,铜像预计将在明年建成。阿勒坦汗博物馆也在阿勒坦汗广场的东侧完成并已免费开馆,整个场馆的面积约为600多平方米,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也填补了我市阿勒坦汗史料没有专门的陈列的空白。
二0一0年十二月七日
签发人:康丽霞
联系人:王 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