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至今的北京城里的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位于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137号。2007年被公布为第二批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在雍正以前,八旗各旗都统办公均在各自家宅中。雍正元年(1723),清廷为统治之需,在京师设立八旗都统公所衙门,统辖各地八旗军民政务。镶红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衙门,最初在石驸马街南侧。雍正六年(1728),三旗都统衙门迁至石驸马街北,即今新文化街137号。据记载,镶红旗都统衙门在建成时共计有官房一所,房舍104间,管理镶红旗满洲事务,为本旗人员发放钱粮。光绪中期,蒙古和汉军衙门迁出,惟余满洲衙门。民国后此处曾为“八旗王公世爵清理京兆旗产代办处”,后改为文兴小学,文兴小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新文化街二小,此处改为民居至今。
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现存建筑的年代为清代雍正年间,乾隆年间修缮。院落格局坐北朝南,正门中开,二进院落。原有前厅、后厅前后东西厢房。后厅因存放粮食,建筑体量高大。1976年大地震之后,前排正房因倾斜翻建。1995年前厅因破损严重翻建,样式已改。后厅挑顶,屋面改为机平瓦顶,修缮时在后厅于正脊处曾发现乾隆铜钱。2004年大门及东厢房曾进行大修。建筑格局保存基本完整,现存建筑共十一处。其中,大门3间,东侧耳房3间,东西厢房各5间,东西配房各3间,后堂5间,两侧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共计37间。
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集军事政治为一体,以旗统兵、以旗管民。镶红旗满语读音为“kubuhe fulgiyan gūsa”,系下五旗之一,清代京师镶红旗驻阜成门内。上世纪三十年代,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档案流入民间,辗转流落至上海,后由日本学人所得存入东洋文库。档案共计2,400余件,除一两件为汉文外,其余全为满文,内容涉及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八旗、社会、文化等许多方面。日本学术界对搜集的镶红旗档案进行译注,辑成《镶红旗档》。我国学者之后根据日文本重新翻译出版了《雍乾两朝镶红旗档》,是研究清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