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 Head
travel network

读长篇小说《最后的八旗》

陈永贵2020-10-21

在当下的国内,如若不把网络写手的作品算在内,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还是有一些的,最近出版的赵力和张育新创作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八旗》就是其中卓异而又颇具特色的。这部三卷本的厚重度不需从量上进行统计学的查验,它在民族性的题材上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帝王将相传奇的桎梏,把小人物命运的真实楔入了生存和灵魂的真实,对历史材料的发掘和故事的巧妙勾连丰富而又充满智性,在满族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思考方面有着醍醐灌顶的启示,读者如果有耐性深入其中,百万字的内容根本不构成阅读挑战,而是一种令人回味引人深思的精神享受。

和散文家审视存在的某些主题不同,小说家是在讲述存在中发生的故事。这部小说以嘉庆到宣统百余年国家的兴衰荣辱为大背景,以几大家族百年历史中的人物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八旗子弟拓土垦殖的辛酸血泪和浴火重生。

讲述过程中首先扑面而来的是语言上的异彩纷呈。当然,全视的角度容易展开,其优势在于把握重大题材时的宏阔和绵延,这样叙述者的语言也便于通脱劲道充满张力。全书读下来,仿佛倾听一位历尽沧桑豁达的老者在说故事。夹杂其中的已经融入满语音译词汇的东北方言,顺畅而又奇异,对于东北读者来说亲切而不油滑,真实而不拖沓。里面的俚语谚语俗语和歇后语在对话中彰显了人物的个性和引人联想的人物关系和矛盾。东北方言中遗留下来的土匪黑话和俄语音译词汇还原了历史,还有童谣的草蛇灰线作用使故事的延展不显生硬……所有这些都在抵抗语言霸权潮流中的陈词滥调和网络用语的无厘头粗鄙。所以,这当然不是一个落俗套的文本,史籍原文的有据可查,诗词歌赋的有根有梢,京戏皮影唱词和清音子弟书原文,往来书信及公文布告文体的真实可信等等,都百科全书式的再现于文本之中,加之一些神秘事件附着的魔幻色彩,又使这部现实主义作品有了某些现代和后现代的先锋性,是所有的语言元素组成的没有碎片化的雅俗同体,局部化入整体时又密不透风,简单自然不留痕迹的功力没有丝毫匠气,可能是故事讲述者洗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

小说不能只停留在讲述层面,蔓延开的画面感和拔升起的立体感,需要工笔描摹出细节,这部小说无疑是在描写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百万字的长篇不可能是只有一条线索的单一故事,在众多曲折故事指向同一母题的过程中,人物的鲜活尤为重要。所以,詹姆斯·N·弗雷说:“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基石,小说的构思就来源于此。”

以黄五爷为精神代表移民古城子的旗人大约有三部分。一部分是从黄五爷延续到穆隆阿及溥泉的京旗知识分子再加上军旅中的人物,他们心胸开阔,作为洒脱,不媚上欺下,为民请命,为百姓散财,为家国分忧,修自身成大善彰显了民族文化上的高贵气质。一部分是以双录为代表的盛京旗人,先尚武后修文再经商,虽然沾染些许八旗子弟驾鹰走马的浪荡习气,却能改过自新由懒散到勤苦,创下家业后扶危济贫,为古城子筑城修庙,为死难将士恤祭,为乞丐谋正当出路,是古城子辛劳务实的中坚力量。第三部分是来自吉林穷丁的小人物,愚昧中有可怜之处,初不识稼穑,后勤耕度日的贫苦旗人。他们是天灾人祸兵匪之患中受害最多的弱势一群,也能在凄惶中由渔猎事农耕,果腹后融入历史大潮,几乎是古城子各种矛盾中创造历史又被历史裹挟的部分。而以余老举人为代表的民人知识分子,及其从事士农工商的子孙,虽多无大恶,却有个别的文化上的狭隘,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民族性格上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及面对戕害时的明哲保身和懦弱不争,与现今尊崇成功学的一代是一脉相承的。至于古城子军政首领走马灯式轮换中人物样貌的各个不同,古城子由蛮荒走向富庶繁荣再到衰败的各色小人物:旗兵,乞丐,妓女,艺人,小商贩,土匪,俄国铁路工人,日本间谍等等,虽不是全都重笔细描,却也各个鲜活如站在我们面前,仿佛就是现世众生相的百年轮回。这部小说中的人物群像塑造不是千人一面的,在某个人物的细描上,性格的多面性是决定人物命运的。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双录就是一个典型,学人像人学鬼像鬼,虽一身毛病却心有大善,虽聪明伶俐却牺牲于偶或的愚昧,从而完成了作者的创作初衷,人性中的真善美得到了弘扬,假恶丑遭到了鞭挞。另外,小说中家族延续的线条加上姻亲关系,形成了《红楼梦》般的家族谱系,可以描画出一个或几个世系表格,百多个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白鹿原》般各个活灵活现,完全可以复制出呼之欲出的群雕。作者在复杂宏大体系的建构中,体现的驾轻就熟和人物的精雕细刻无疑是有着非凡功力的。

小说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故事,有时故事可能并不重要,关键是故事带来的思考。小说家不一定都是思想家,但却是发现者,尤其是思考式微的时代,提出问题并不急于回答问题的小说家是我们需要的,他们的精神外化出来的小说本身也会独立出来,让我们被金钱和功利填充的脑子偶尔转动一下,让我们久已麻木的心在柔软处稍微颤动一下,所以这也是一个思考的故事。

小说对于在历史大潮中人物命运的不能自主和对命运的抗争的表现是深刻的。而在满族民族性格的挖掘方面,首先是巴图鲁英雄主义精神。满族是尚武的民族,追求自由和独立,在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化的过程中不失根本,正直而不怯懦,义气而不背叛,勇敢又不失智慧,在抵抗外敌剿灭悍匪和面对强权时,敢于抗争不怕流血牺牲绝不低头,小说中的人物姜六格、图里琛,百岁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这里面也暗含着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建和弘扬的现实需求。而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也是具有当代价值的,继承传统,团结和包容,借鉴和学习,在满族建国到衰亡及至古城子人民百年的荣辱,在人物塑造和故事延宕过程中都是有所思考的,不论是满族内部的团结,还是和兄弟民族的团结,都是意义重大的。古城子不是世外桃源,却是一家一国自成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没有包容精神的内在力量依托,不要说百年传承,就是一天也要乱成一锅粥的。再有就是自强进取的奋斗精神,古城子开堡垦荒的艰难历程,不是富俊将军一人之功,各种焦头烂额的矛盾冲突的解决,最终要靠古城子人民艰苦奋斗和目标的明确。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存环境不退缩,不怨天尤人,不彷徨等待,继承下来对于我们现在的民族振兴也是内驱力之一。当然大多数精神财富不是满族所特有,只不过在回望历史时一些方面有所凸显,且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正能量精神之中。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在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一定要继承,而在糟粕方面小说是有所影射和提醒的,必须剔除。虽然有些问题在现实存在中没有完全解决,但思考是必要的,民族振兴的问题是自醒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物质财富的积累只是基础,而拔升的关键是精神的脱胎换骨和凤凰涅槃。这就是故事的思想性带给我们的意义所在。

少数民族文学是一个讨巧的概念。不论是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还是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其中出类拔萃如《红楼梦》《四世同堂》者,里面的文化和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和精神之中。《最后的八旗》这部长篇小说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在于纵的历史性和横的世界性的统一,这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的出路所在,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不二法门。以上说的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读者可能不感兴趣。若单单作为休闲性阅读也是畅快淋漓的,因为作者从不饶舌,读起来无需优秀的读者去引领。而读时的茶饭不思,和读后的心潮澎湃大多是真实的,不妨去体验一下。笔者的阅读体验表现在牵肠挂肚和爱不释手,将再一次去深入体验,重读后的层次可能是:心生快乐,流下热泪,得到安慰,因为我相信那是先人生命中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仿佛百年前我们就生活在其中。

【来自诗人伟钟先生的书评】

Culture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博物馆

2020-02-1311

清华美院录取分数线,狂喷斗战圣狗and冥狗,眼,文化强国,卑鄙的我2电影,墨水心下载,小学生150字日记,乔洋照片,ferbbe,雨中的回忆,…

Culture呼和浩特大召门前为何竖立阿勒坦汗坐像?

2020-04-239

原标题:呼和浩特大召门前为何竖立阿勒坦汗坐像? 关于呼和浩特市城市文化建设的提案 (大召门前的阿勒坦汗坐像,敖特根夫摄) 随着旅游业兴起,人们现在逐步认识到,一座城市几乎仅仅是一堆钢筋…

Culture王明珂:“让全世界都知道羌族”

2020-05-035

原标题:王明珂:“让全世界都知道羌族” 台湾学者、历史学家王明珂的倾情力作《羌在汉藏之间》集十几年田野考察经验,解读羌民几千年生存繁衍的状态,在学术界引起一致好评。 “十几年前我…

Culture7成人不知它是碱性菜,2块钱一斤,补水美白,肌肤水灵,精神过秋天

2020-08-213

对于饮食,一日三餐不能少,立秋之后的温度更高,我们每天都在高温中渡过,好在三伏天快要结束,过几天就要出伏了,气温就有所缓解,不过呢秋季的时候饮食上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次呢,小馋猫要…

Culture老北京旗人爱炒菜,万物皆可炒!

2020-04-117

原标题:老北京旗人爱炒菜,万物皆可炒!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 小编我的食欲猛增, 这还不到饭点呢, 我的肚子就开始叽里咕噜的叫上了 炒窝头、炒饼、炒疙瘩... 无心工作,就惦记晚上回家炒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