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有个桥段,刘备临终前在白帝城将阿斗刘禅和蜀汉基业托付给诸葛亮,说出让诸葛亮泪流满面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桥段,刘备临终前在白帝城将阿斗刘禅和蜀汉基业托付给诸葛亮,说出让诸葛亮泪流满面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也叫永安托孤。刘备为何要在永安托孤,而不是在蜀汉都城成都呢?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打败曹操,拿下汉中盆地,将益州(四川)的北部门户控制在手中,同时占领上庸等地。关羽在中线襄阳战场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樊城。一时间,刘备蜀汉集团的声势日隆。这引起了东吴和曹魏的不安,结果东吴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而后被擒杀,刘备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蜀汉面临的形势也急转直下。
两年后,221年,刘备经过一番准备,亲率大军出川,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向东吴发起进攻,史称夷陵之战。居于长江中游的蜀汉相比东吴来说,具有居高临下的上水优势,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进攻的优势比较明显,刘备也是胸有成竹。刘备之所以亲征,是因为此战对他对蜀汉来说非常重要。不单单是为关羽报仇,更重要的是要夺回荆州,挽回失去荆州后的战略被动局面。虽然战争初期刘备进展比较顺利,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被东吴名将陆逊打了个漂亮的防守反击。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差点全军覆没,二弟张飞也在战前被手下杀死。夷陵之战刘备不但没能取得预想的战果,反而蜀汉的实力再次受损,只能战略收缩,重新寻找突破口。
222年,刘备率领残兵败将,逃至白帝城,幸亏赵云率军来援算是没把自己也搭进去。夷陵之战的惨败,让刘备羞愧难当,就此生了大病,最终在白帝城走完了一生。白帝城在哪里呢?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以东约10公里的长江北岸,不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今白帝城并非在长江北岸的岸边,而是在江中的一个小岛上,四面环水。你若看地形图,就会发现。这是因为三峡大坝建成以后,这里的水位上涨,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下面已经没入江水中,成为江中一个小岛。白帝城和长江北岸通过廊桥相连。
白帝城南边就是长江三峡的瞿塘峡口,大名鼎鼎的长江三峡从此开始。也就是说白帝城扼守三峡的西边入口,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之所以叫白帝城,是因为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公孙述割据四川盆地,在此发现“白气”,当作“白帝复兴”的祥瑞,并自称“白帝子”,在此筑城,名白帝城。刘备兵败撤退至此后,不愿再回成都,居住于此。毕竟这里只是一座城,连县治都不是,刘备怎么说也是蜀汉开国皇帝,与其身份不符,遂将此改称为“永安宫”,这也是为何白帝城也称永安,白帝城托孤也叫永安托孤的原因。
奉节县,有很多古称,如鱼复、永安、夔州、人复等,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自古被称为“巴蜀之喉吭”、“吴楚万里之襟带”,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刘备坚持不回成都而居于此,除了身体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军事方面的考虑。在白帝城南边,长江横切七曜山形成瞿塘峡,瞿塘峡口设有瞿塘关(亦称捍关、江关、夔门),两山对峙,中贯大江,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之所以叫夔门,因为奉节古称夔州,这里是夔州的东大门,可见其重要性,杜甫也曾有诗这样形容瞿塘关“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刘备当初入川就是先攻取瞿塘关,才有后来的益州基业,自然知道此地的重要性。蜀汉重兵据此进可攻、退可守,进可顺江而下对东吴造成压力,退则可守住奉节,挡住东吴溯江而上进入四川盆地的通道,守住四川盆地的东大门,保住蜀汉的基本盘。刘备在夷陵之战兵败后,驻守永安是正确的。即使东吴不来进攻,也最起码能引起蜀汉上下对永安战略地位的足够重视。蜀汉也确实做到了,史载“终蜀汉之世,恒以白帝为重镇。”
也正是刘备的这次永安托孤,让诸葛亮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其“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高尚品质感动了唐太宗,让奉节有了如今的名字。